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扬州玉器 > 扬州玉器博物馆明年开馆

扬州玉器博物馆明年开馆

作者:扬州玉器 发表时间:2009-12-21 点击:2422 次
 

  记者昨天在玉器博物馆施工现场看到,虽然施工场地上塔吊依然伸展巨臂、脚手架仍未拆除,但玉器博物馆的建筑已高高耸立。据施工负责同志介绍,11月底,玉器博物馆已经顺利封顶,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

  风格

  古今交相辉映

  扬州玉器博物馆位于扬州玉器厂内主入口道路的西侧、生产基地的南侧,北侧是现有的生产办公用房,西侧是巷道。

  据施工人员介绍,这一建筑是将原先的玉器学校等平房拆除后建设的。项目总用地面积12492平米,总建筑面积2836平米,建筑占地面积1473平米。这一建筑从外形上看是现代建筑风格,但在装饰等细节方面又采用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力求做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据介绍,玉器博物馆在造型上注意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其建筑风格内敛。设计中采用了传统三段式构图,虚实对比强烈。该建筑采用冷灰色调,与城市青砖小瓦的环境相协调。东西立面采用大面积实墙面,并注重纹路变化,有些墙面则采用青砖造型,以体现扬州传统的建筑文化。该建筑还十分注重细部设计,建筑腰部装饰取蟒袍玉带的玉片之意,既充满文化味,又匠心独运。

  据介绍,玉器博物馆的主入口设在东侧厂区道路旁,为方便游客出入,博物馆周边设置了环形道路,联系着两个次入口。同时设置了周界防护系统和背景音乐系统。

  主题

  玉石――大自然的精华

  “天下玉,扬州工”,如何让玉器博物馆更好地体现扬州玉石文化?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玉器博物馆在设计中紧扣“玉石――大自然的精华”这一主题。

  玉器博物馆十分注重环境景观的营造,尽可能提供亲切宜人的室外空间,并关注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因此选择了较为合理的建筑布局,将新建筑设计成“L”形,充分尊重原有建筑和原有绿化环境,提供了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形成与“玉石――大自然的精华”这个主题在气质上相吻合的建筑方案,形成安宁和谐的厂区环境。

  玉与水是相互联系的,有了水,玉更加有灵性。为此,在博物馆入口两侧布设了景观浅水池,当阳光下泻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时,就会产生变幻无穷的波光水色,并映射到玉器博物馆的墙面和室内,让室内的玉石更加璀璨夺目。

  立意

  绿色景观保护利用

  采访中,记者听说了这样的故事:在玉器博物馆设计建造时,十分注重对树木绿化的保护和利用,一草一木都成了宝贝。

  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总平面设计充分关注对场馆内原有树木和绿化景点的保留。不仅原有的雪松予以保留,还留足了雪松的生长空间。紫藤予以保留,不过将花架由混凝土换成了钢架,并设计成外主入口的引导空间,增加了建筑的特色。为使得原有厂区的绿化景点得以完整保留,并使绿色景点成为该建筑的室内主要观景对象,增加建筑的趣味性和环境特色,新建筑被设计成“L”形。

  该建筑体量不大,层数为二层,但却花费了设计者不少脑筋。为便于形成花园式博物馆的特点,该建筑在空间尺度上水平展开,并注重退让空间,水池和所保留树木、绿化景点的空间联系,形成连贯的绿化空间。

  不仅如此,该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也力求将展示廊、主要参观线路与室外绿地布置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在绿化中参观、展示的特色。

  展望

  明年“4・18”对外开放

  玉器博物馆今年9月中旬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两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已经封顶,开始外装潢设施的配套施工,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将竣工,明年“4・18”前建成开放。

  据介绍,玉器博物馆将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展示,不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还将运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扬州的玉器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辉煌历史。

  据介绍,这一博物馆建成后,还将成为玉器教育基地。目前玉器人才培养都在商务高等学校进行,今后这些学子走进玉器博物馆,不仅能观看扬州的玉器发展史,还会聆听到工艺大师的经验传授以及现场演示,还能亲自动手,进行玉器制作的实际操作。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从扬州玉器看中国八千年玉器文化
上一篇:扬州玉器中玉雕的造型特点
更多关于扬州玉器的新闻: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前言

2019-07-18 10:45:31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在连云港开幕

2019-07-18 09:55:32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彩云追月》

2016-10-10 17:50:48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福寿连体双瓶》

2016-10-10 17:49:1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翡翠《太平有象》

2016-10-09 17:13:30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白玉籽《二乔》

2016-10-09 17:12:19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翠青玉《蝶恋花》

2016-10-06 10:30:2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玉《天官耳炉》

2016-10-06 10:26:46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红珊瑚《天女散花》

2016-10-06 10:24:51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花籽《春塘水暖》

2016-10-06 10:23:33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