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玉器产地 > 浅析俄罗斯白玉

浅析俄罗斯白玉

作者:扬州玉器网 发表时间:2012-02-09 点击:7553 次

  由于和田白玉日渐稀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白玉的需求,因而每年会有大量的俄罗斯白玉、青白玉进入中国。

             

俄罗斯黄皮籽玉手把件《金玉满堂》,尺寸9X5X3CM 。色皮颜色单一而艳丽。(俄玉精品)

        进口玉石用以填补市场空缺无可厚非,但在交易时须向买主告知,不可“忽悠”!

       很多买主,甚至业内人士对俄罗斯玉知之甚少,他们之间互相广泛传播着一句不知是谁忽悠谁的一段话:俄罗斯玉和和田玉都是一座(昆仑)山脉里的矿藏,只不过山的这一头在新疆,那一头在俄罗斯。除了这一句,似乎再也说不出有关俄罗斯玉(以下简称俄玉)更多一点的信息。

       真是笑话!昆仑山脉向西延伸到俄罗斯去了?

       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为自己把俄玉当和田玉卖找借口,同时还能欺人:你不懂玉!

       当然,这几年质监局也沦为了这些“懂玉”人的利益帮凶,为他们卖出的俄玉出证明——和田玉

       俄玉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玉石市场的,主要以白玉为主。它的产地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因临近贝加尔湖,又称“贝加尔湖玉”。据戴为祚在《安徽地质》上介绍,玉矿位于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北部维季姆地区的高寒山区,其中白玉、青白玉大多销往中国,青玉多销往韩国和日本。

       这里的白玉矿床分三个主要矿区和其它一些小矿区。成矿地质特征与新疆和田玉相似,为镁质碳酸盐岩型,成因为接触交代,产于前寒武纪白云石大理岩与古生代的正长岩、花岗岩接触带内。玉石矿带长度50到700米,宽度4到100 米。矿带内玉石矿体的数量多少不等,少的有两三个,多的达20多个。矿体分别为长度3、4米到70米,厚度为0.1米到2米不等的不规则的窝巢状、透镜状、脉状等。

       三个矿区中的第一个矿区,在前苏联时期就已开采,这里的玉石由于大多受到氧化,因此以黄、红、褐色的糖玉居多。该矿开采的最大一块白玉是在1993年,玉石重达600公斤。现在这里的玉石已基本采完。

       第二个矿区是在1993年后开始开采的,这里的玉石以青玉、青白玉居多,白玉较少且块度不大,但白玉质量较好。

       第三个矿区的白玉因含铁量少,故而白度较高,但块度小,质量好的也不多。

 

      俄罗斯褐黄皮山流水白玉手把件《雄起》,皮色较单一,雕琢完毕后,厚度仍达7毫米!(俄玉精品)尺寸7.5X5X2.5CM

      所幸的是,这些矿区跟和田有点相像,就是除了原生矿还有在坡积层和河流中的次生矿——山流水、籽料等。这也为与和田玉鱼目混珠创造了条件。

      俄罗斯白玉与和田白玉相比较不是太容易,需要长期的见识和经验积累。总的来说,它们的区别:一.俄白玉大多矿物粒度不均匀,看似细腻却常能见到较大的晶体颗粒,缺少油性(油润感)和韧性,容易在雕刻中“崩茬”。而和田玉细腻、油润,有韧性。二.在颜色上,俄白玉大多是白色基调中略泛“黄”或者“红”,所谓暖色调的白(也有少量冷色调的)。而和田玉大多是在白色基调中略显“青”或“蓝”所谓有点冷色调的白(也有少量暖色调的)。当遇在色调上无法区分时,可从其它特点入手。三.俄白玉皮色独立性较强,就是说:红就是红,黑就是黑,黄就是黄,颜色间互相渗透者较少,即便皮色有两个以上,也是各居一处。俄白玉的皮色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厚,一般在1到10毫米之间。和田玉则不同,常有皮子各色之间互相渗透、掺杂,且皮色较薄,一般不超过1个毫米。四.俄白玉常有云絮状纹理,结构上不如和田白玉密实。所以,把玩这两种玉达十几年的“玩家”们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和田白玉越把玩越漂亮(油润度提高了),你所看到的状态永远是起点;而俄白玉似乎“养”不出来,若干年把玩下来还是老样子,活性较差!

    

     “即便皮色有两个以上,也是各居一处”,俄罗斯红黑双色皮白玉佩《喜来登》,充分利用了双色不渗透的特点,使红喜鹊落在黑松枝上,极有层次感!厚度达3毫米,白玉中有云絮状纹理,瓷白。俄玉精品,尺寸7.5X3.2X1.2CM。

       当然,和田玉里也有差的,俄罗斯玉里也有好的,我所说的是较普遍的现象。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如何辨别俄料
上一篇:中国地方玉主要产地
更多关于玉器的新闻: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前言

2019-07-18 10:45:31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在连云港开幕

2019-07-18 09:55:32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彩云追月》

2016-10-10 17:50:48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福寿连体双瓶》

2016-10-10 17:49:1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翡翠《太平有象》

2016-10-09 17:13:30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白玉籽《二乔》

2016-10-09 17:12:19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翠青玉《蝶恋花》

2016-10-06 10:30:2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玉《天官耳炉》

2016-10-06 10:26:46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红珊瑚《天女散花》

2016-10-06 10:24:51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花籽《春塘水暖》

2016-10-06 10:23:33


和田玉商城推荐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