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玉器产地 > 如何辨别俄料

如何辨别俄料

作者:扬州玉器网 发表时间:2012-02-15 点击:24472 次

             这几年,俄料大量存在市场上,并且价格一路攀高。很多人都是用“干、涩、瓷、粗、、、、、、”来形容俄料,并且受到广大爱好者一致认同,好似这就是鉴别俄料的杀手锏。一旦走进这个误区,那就会出现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高档俄料会堂而皇之的走进殿堂,并且直接卖出籽料的价格。这种情况,将会使玩玉人所受的损失,翻倍的承受。

       所以,今天我把俄料的一些鉴定方法系统的阐述,希望大家有个大致的概念。当然,还有很多关键点,文字无法表达,需要各位慢慢的领悟和体会了。


俄料,顾名思义,产地在俄罗斯。

俄料:1.   贝加尔湖(俄贝)

                 

 A    山料    

    B    糖皮料(分新坑、老坑)       

        

C    灰皮料             

    

 D    白皮料

            2.  布里亚特(俄布)

 A    山流水        

        

 B    籽料

俄灰皮

        现在我们讲讲俄灰皮,最具杀伤的一类。灰皮料,表面是灰皮,往里走是红色、黑色、黄色的一层。再往里走,才是白玉。很多人就做第二次的文章,把第一层的灰皮去掉,留下一丝第二层,磨光后,假冒籽料。俄灰皮是产在原始森林里面,主要聚集在深山的山谷之中。大量的堆积在山谷中碱性沙砾堆积层里面。这里冬天积雪可以埋人,夏天黑熊随意出没,采集非常困难,并且时间很短。一般都是几个人进去,采集完,用大的藤条什么编制成小集装箱一样,把玉放进去,等直升飞机来运。一次一个“小集装箱”,运费一次就用万、甚至十万计算。运出来以后,不开封,大家出价。然后第一手买家把这些“小集装箱”打开,再分拣后销售。因为是碱性的沙砾层,所以这些玉的表面被腐蚀,就像古玉中的鸡骨白一样。无法看到肉里是什么成色,所以分拣的时候,他们用榔头,每块玉都敲一个角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原料,都是这样开了窗的。


       还有一种是俄白皮,白皮料是在酸性的环境中形成,奇怪的是,白皮料的结构细腻,润度、油性都很好。上品的甚至比籽料籽料。如果把皮全部去掉,能认出的人,在玩玉的圈子里,一百个人里面,顶多也就个位数能看出来。那怎么分辨呢?那就是:看肉。问题,上品的白皮料,它的肉结构超级细腻,多少人自信能看得出,其实压根差得很远。

   

       写了这么多,希望能给爱玉的人一点提示。其实,要水平长进,还要看自己的悟性。当然,没悟性的话,有高人指点也行。没高人指点,多看多学,也会有一定成就。如果三者都没有,还有一个办法,把自己钱包看紧了。

来源:连城记和田玉专卖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南阳独山玉
上一篇:浅析俄罗斯白玉
更多关于玉器的新闻: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前言

2019-07-18 10:45:31


《扬州玉雕非遗作品展》在连云港开幕

2019-07-18 09:55:32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彩云追月》

2016-10-10 17:50:48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福寿连体双瓶》

2016-10-10 17:49:1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翡翠《太平有象》

2016-10-09 17:13:30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白玉籽《二乔》

2016-10-09 17:12:19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翠青玉《蝶恋花》

2016-10-06 10:30:23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玉《天官耳炉》

2016-10-06 10:26:46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红珊瑚《天女散花》

2016-10-06 10:24:51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青花籽《春塘水暖》

2016-10-06 10:23:33


和田玉商城推荐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