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扬州的味道之天禄琳琅 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展出的都是我们扬州玉雕大师的精品之作。
“天禄琳琅”这四个字是北京故宫昭仁殿的匾额,这座宫殿也是皇家藏书的地方。
汉代时,天禄阁、石渠阁是宫廷档案馆,由刘邦的谋臣萧何主持建造,既是存放档案的库房,又是撰史著述、校勘典籍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父子在此著《别录》、《七略》。
到了清代时,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命内臣检阅宫廷秘藏,选择善本进呈御览,列于昭仁殿,赐名“天禄琳琅”,并亲书匾额及对联,「天禄」一词取汉朝天禄阁藏书,「琳琅」为美玉之称,意谓内府藏书琳琅满目。此后,昭仁殿成为清廷收藏善本珍籍的专门书库。
「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藏书菁华,也是至今仍存的清代皇世藏书。乾隆四十年(1775),编成《天禄琳琅书目》,即《书目前编》。该书目共十卷,按经史子集四部详记天禄琳琅藏书情况,计有宋版7l部、金版1部、影宋抄本20部、元板85部,明版252部,总共著录善本书429部,因此“天禄琳琅”也可指藏书丰富,琳琅满目。
今天我们在扬州博物馆展出的是代表我们扬州特色的玉雕精品,是真正的“天禄琳琅”,我觉得这里的“天禄琳琅”可以理解成“上天赐予的珍宝”。
扬州不产玉,今天我们的市民却可以这么轻易地看到这么美丽珍稀的玉器,当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珍宝。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大力宣传扬州的玉器文化,以玉为缘,宣传扬州、宣传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
我们扬州的琢玉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距今6500年至5500年前,扬州高邮东部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便已经发掘出玉璜、玉玦、玉管等。这把扬州琢玉的历史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1977年在扬州蜀岗,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证明在夏代时的扬州一带已有了玉器制作工艺。
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扬州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49年以后,扬州出土的汉代文物较多。1980年在扬州西北高邮湖西的天山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玉瑗、玉璧等,体积不一。大的直径为21.8厘米,正反两面均雕刻旋纹,为浅刻玉器,刻工精致,图纹典雅。玉瑗的直径为13.4厘米,雕刻图案亦为旋纹,它的雕刻风格很具地方特色。此墓是西汉武帝之子刘胥的墓葬。刘胥曾被封为广陵王,在位64年。这批玉器的出土,充分提供了扬州玉器在汉代的雕刻水平和发展情况。
唐代,由于千里运河的开凿、通航,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便成了国内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天宝十二年(735年),大明寺高僧鉴真从扬州东渡日本传教,就带有玉作、画师、雕檀、刺绣等185人之多,可见唐代扬州琢玉之盛。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据清代人谢坤记述:他曾在扬州康山江氏家,亲眼见过宋代扬州制作的玲珑玉塔。他在《春草堂集》著作中描写道:“宋制玲珑玉塔,塔玉雪白,绝无所谓饭绺瑕璺。高七寸,作七级,其制六面,面面有栏……塔顶有连环小索,系诸顶层六角,绝不紊乱,所言鬼斧神工莫能过是。”从这段生动的描绘中可以看到扬州玉器的镂空雕技巧及链条制作技巧,有很大的进展。元代,扬州玉器除了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艺人已经开始应用天然山子为材料,制作“山子雕”。
现扬州博物馆藏有一件传为元末时的山子雕,是用白玉制作,表现类如“竹林七贤”故事题材,人物山林刻划简炼,简中有繁。可视为扬州山子雕的初期作品,馆内保藏的明代中期制品《六角莲花玉壶》、《皤螭白玉杯》等,造型优美,琢工精细,见者无不称道。
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器生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自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今天的扬派玉雕,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玉雕大师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例如,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白玉五行塔》,皆是古往今来玉塔中罕见之佳作;同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设计创作的《聚珍图》碧玉山琢制完成,重达1000多公斤,被称作是继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品;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本身玉如意已是薄如蝉翼,再将一百个寿字镂空雕于其上,堪称绝技。以上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当代,可谓扬派玉雕的又一个春天。不仅佳作不断,作品更加注重融入个人色彩,他们中代表人物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春梅;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杨光、汪德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铭、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孙有庚、冯钤、刘毅、余勇、董永梅、张军以及陈大军、周阿健、吉祥、殷小金、张建伟、王林、方宁、吉祥。他们大多四十岁左右,借助生活阅历的积累,他们更加专注于来自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不断创新、融合,兼收并蓄。他们在扬派玉雕的大舞台中,龙腾虎跃,显露出才华横溢的创造力,成为扬派玉雕新的领军人物。
在此次《天禄琳琅 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少壮派的顾铭,山子雕作品越来越有了“文人山水”的味道,风格开始转向写意。
杨光的新作和田玉籽《天宫炉》,炉体与炉足以圈环相连,工艺巧绝;然而作品的机巧并没有破坏器形的规整,看上去还是那么气度华藻,十分难得。
伟大的艺术品自然深入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浸润着文化的味道,代代相传。即便如“吴带当风”,吴道子真迹早已不存,却并妨碍人们在笔墨中细品琢磨。伟大的艺术品属于公众,美却属于自己。
我在此预祝《天禄琳琅 2012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取得成功,也希望所有参观展览的人能够从中得到美的启示。
(本文作者为顾风,扬州博物馆馆长、学者)
天禄琳琅无锡品鉴会——孙有庚大师作品(1)
2014-03-25 14:57:26
天禄琳琅顾永骏师徒展在杭州开幕
2013-10-12 10:31:01
天禄琳琅顾永骏师徒展9日开幕
2013-10-07 12:09:08
千年玉 奈何寻
2012-12-12 00:52:25
《天禄琳琅》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海报
2012-11-12 21:32:33
《天禄琳琅 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组图)
2012-10-17 11:40:46
《天禄琳琅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海报赏析
2012-10-08 21:29:55
《天禄琳琅 2012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手记
2012-10-06 01:01:46
《天禄琳琅》观展人数超2000人(组图)
2012-10-02 21:16:20
扬州的魅力(序)
2012-10-01 16:10:51
《天禄琳琅 当代扬州玉雕艺术》出版
2012-09-30 21:23:32
中国网新华网报道《天禄琳琅》玉雕名家作品展
2012-09-29 22:38:38
天禄琳琅 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展品(图)
2012-09-29 22:11:52
天禄琳琅-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邀请函》
2012-09-03 12:33:27
《扬州晚报》与本网联合主办《天禄琳琅》玉器展
2012-09-03 1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