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玉器产地 > 《说玉解器》 市场识玉

《说玉解器》 市场识玉

作者:扬州玉器网 发表时间:2014-01-13 点击:3993 次

 <a title=和田玉 href=http://www.zgyzyq.com target=_blank>和田玉</a>

在苏州蒋喜大师美石坊看到的俗称粉皮青的玉料。这是一块蒋喜大师不舍得雕刻的玉料。

许多初涉市场的玉文化爱好者,都会被一个问题困扰:如何识玉?实际就是面对一件自己看中的玉器,马上就想知道:

          1.它是不是玉?如果是玉,又是属于什么产地、什么质地的玉?

          2.是老加工还是新加工?

          3. 断代?

          4.市场正确价位是多少?

       其实这些问题要真正理解并搞清楚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在断代方面是要显示很深功力的。而玉文化爱好者手中的工具,除了聚光灯,就是放大镜,单单凭借眼能识玉吗?

       在这里,笔者根据几十年的市场实践和玉文化教学的经验,按照玉文化爱好者关注的问题,谈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以及较为实用的鉴定玉器的方法,也算抛砖引玉。

 

        第一步:

   

       要确定它是不是玉,首先要学会看材料。因为市场上有不少东西都带有玉字,如独山玉、岫玉、汉白玉、翠玉、密玉、京白玉和田玉、河磨玉……等等。许多人认为,带有玉字的就一定是玉,实际上这里的误解很深。目前市场上出现种类繁多的所谓的玉,笔者可把它们归为如下四类:

       一、玉:新疆和田玉、于田玉、且末玉、青海格尔木老坑玉、青海新坑玉、俄罗斯布里雅特玉、贝加尔湖玉等。

       二、翠:缅甸翡翠(包括老坑与新坑的翠玉、翠根、翠石),八二翠、八三翠等。

       三、玉石:独山玉、岫玉、密玉、玛瑙、绿松石、孔雀石等。

       四、彩石:石英石(包括坑瓦石、马蹄筋石、京白玉),汉白玉、阿富汗玉、沉积岩、斜纹石等。

        现在我们要讲的就是第一类的玉。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把玉的正确定义搞清楚,现代科学明确告诉我们:玉是透闪石矿物集合体,常呈毛毡状与显微叶片变晶结构。如果用肉眼看玉,一件打磨好的正规成品或原料仔玉,它的显著特征是:

        1.具有典型的温润均匀的油蜡亚光。

        2.玉体半透明或不透明。

        3.摩氏硬度达到6~6.5度,不吃刀(用一般金属刀具刻划不动)。

        4.在聚光灯横向移动照射下肉眼可见明暗交替的云絮状纹理(注意:这是玉的主要特征,是玉与其他矿物相区别的分水岭)。

        5.手摸上去有明显的粘涩感。

       其实市场上真正符合科学标准的玉是很少的,公认的就是新疆和田玉。因为和田玉属于成矿条件优越的卡拿矽镁岩成因。按地矿部的标准,矿物中的透闪石含量超过90%才能称为玉,而和田玉中的白玉、黄玉、青白玉、青玉、墨玉其透闪石含量均超过90%。尤其是和田玉龙喀什河仔玉中的顶级羊脂白玉,其透闪石含量甚至达到99.5%以上。正因为和田玉美名在外,产量稀少,故市场价位很高,且往往有价无货。在市场上你要找普通白玉(青海白玉、于田白玉、俄罗斯白玉等)很容易,但你要找一块正宗的和田玉龙喀什河枣皮红或桂花皮羊脂白玉却非常困难,有人寻寻觅觅好几年,连其踪影都没看到。至于近年新发现开采的辽宁河磨玉、西藏玉因透闪石含量比例不稳定,故争议较大。而俄罗斯贝加尔湖糖皮白玉、白皮白玉、灰皮白玉,因其产量大、块度大、价格适中、质量尚可,目前占据着市场主要地位,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另外近年来开采的俄罗斯布里雅特蒙古自治共和国软玉矿区附近原始森林河流中的布里雅特仔玉、山流水玉因其质地细腻温润、油蜡性好、小团块云絮状是透闪石,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当我们用灯横向照射,发现明暗交替的云絮状纹理,进而肯定这是一块玉以后,接下来就必须进一步确定,这块玉又是属于什么产地、什么质地?因为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的玉,价位差很大。

       从产出情况看:有山矿玉、山流水玉、戈壁风沙玉、古河道干砂坑仔玉、水坑仔玉等。

       从产地看:有和田玉龙喀什河仔玉、喀拉喀什河仔玉、于田新坑玉、且末新坑玉、俄罗斯玉、青海玉……等等。        作者汪哲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珠宝迷一定要知道的10大宝石产地
上一篇:南阳独山玉
更多关于和田玉的新闻:

玉雕 八大山人 观念的依托——摆脱观念的束缚乃是创新之方法

2018-03-27 17:18:01


识玉 | 到和田(2)

2018-03-13 11:13:54


识玉 | 一切价值均源于时间(1)

2018-03-13 10:50:37


写在新年开工之前,看工作室都在忙什么?

2018-03-13 09:50:44


致2018年

2018-01-25 17:03:43


玉器评论:所感受的才是有意义的

2017-08-01 14:00:03


新品 | 喜见香云--青花籽香插《墨云》

2017-08-01 10:08:55


金玉满堂,大吉

2017-07-31 17:16:08


玉器评论:怎么评价玉雕大师?

2017-07-31 16:29:34


新品 | 每日一荐 玉韵澄怀

2017-07-31 15:49:29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