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玉器产地 > 黄龙玉的九个山料坑口

黄龙玉的九个山料坑口

作者:玉器百科 发表时间:2014-07-22 点击:15649 次

 黄龙玉水草花挂件

 

黄龙玉场口,指的是黄龙玉矿区的各个黄龙玉玉料采点。也称坑口。每个坑口的料石都各有特点,相差较大。所以,人们也常常从黄龙玉所出的坑口来断定黄龙玉的玉质。黄龙玉有山料和籽料之分。下面介绍一下黄龙玉山料石坑口的情况。


 

一、小黑山


小黑山是黄龙玉原生山坑料石、半山料石及水坑料石的主要产区。由于黄龙玉玉料矿石只有 在地表及接近地表的含地下水氧化带内,因氧化转色或氧化染色而生色。所以受到氧化转色及浸润染色作用都较充分、彻底,经氧化所形成的色质艳丽的很大一部分优质玉料主要集中在接近地表的富水氧化带范围内。可以说,小黑山的料石越是浅表质的玉质越优,坑越深质越差、色越淡。


小黑山的料石是迄今发现的黄龙玉矿脉中品质最优者。主要品种有草皮料、原生坑料、鸡窝坑料(原封石料、包浆石料)、蛋蛋石料和凝结石料等。


二、洋烟河


洋烟河又称羊眼河,是从小黑山上流下来的一条小河沟。此处以出产优质“水草花”而闻名。 洋烟河所产黄龙玉水草花图纹优美,色彩典雅。其山坑玉料的主要特征是:料石带有含褐铁矿、赤铁矿及氧化锰的地下水胶体溶液。溶液在玉髓脉的微裂隙或微孔隙中扩散、沉淀,使黄龙玉矿石中生出黑色——褐色——褐棕色——棕黄色的树枝状、草花状、苔纹状、云雾状的图纹。特别是在温润凝透的玉料净色部位或者图纹之间的“留白”处,玉色会均匀扩散成由浅到深的橙黄色背景,色若朝阳旭光、明霞夕照,意蕴深远。


三、镇安


镇安山料石俗称五彩石。以其每一块料石都有黑、白、黄、红、灰等色彩而得名。镇安山料石是黄龙玉料石中相对稀奇的种类。现今,此场口的镇安料由于过于稀缺,几不可见。镇安料石色彩凝重古朴,适合厚重题材,特别是仿高古的题材上佳。


四、龙江


龙江坑料石是龙江乡一带所产黄龙玉料。龙江乡位于龙陵县城北部,处于保山——龙陵公路的西北侧。 龙江料石的特征是厚度大,色彩多为黄、红两色,多数具黄龙玉的带状条纹,但杂质较多,是雕琢大型器物及印章的好材料。


五、团坡


团坡坑料石主要为水草花料,相对于洋烟河的“老场水草花料”被称作“水草花的新场料”。团坡坑料石较洋烟河料石而言,种偏“嫩”,质地稍粗。以白色为水草纹底的占大多数。很少出现黄、红共生的料石。团坡料石所生的水草特点是纤柔清秀、婀娜多姿。


六、迤沙寨


迤沙寨位于象达乡东部。此场口所产黄龙玉料石极富特点。迤沙寨料石中犹以灰色料石出众。其灰色玉感强烈,温润而阳和,无暗淡之感。此外,此处的黄、红两色玉石,色正浓阳,亲切向上。黄龙玉中以迤沙寨所产的红色黄龙玉色彩最正。 迤沙寨料石的缺点是裂绺太多,故而难成大器,多用于小件精品材料。


七、平达


此坑口主产白料,其中很大一部分从质感上看,对比新疆和田玉几可以假乱真。


八、硝糖


硝糖料石是黄龙玉中水头最差的。其最大特点是,其白色与瓷器白无二。在黄龙玉料中,此种料地位并不是很高。


九、苏帕河


苏帕河盛产黄龙玉籽料及乌鸦皮籽料,表皮圆润,肉质细腻,玉质老道,在黄龙玉品种中低位非常之高,精品数量非常之多。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上一篇:缅甸翡翠原石产地“十大名坑”
更多关于黄龙玉的新闻:

收藏市场最火玉石的昨天与今天

2015-05-26 10:00:43


田黄石和黄龙玉的区别

2014-07-22 18:07:37


黄龙玉10年价格涨数千倍 切忌盲目收藏

2014-05-21 10:25:12


黄龙玉籽料的形成及分类

2014-04-25 21:23:05


黄龙玉和金华玉是否值得收藏?

2014-03-28 14:45:51


黄龙玉:未来价格可能飞涨的玉石

2009-12-21 09:00:50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