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造型题材 > 风行天下的玉龙佩

风行天下的玉龙佩

作者:蒋卫东 发表时间:2014-09-22 点击:7635 次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如果推选一种最能代表战国时代的玉器,我想,玉龙佩应该是众望所归。它不仅广泛发现于各诸侯国,而且其巧妙的构思设计,炉火纯青的雕镂工艺,蜷曲蜿蜒、富于变化的形体造型,飞舞腾踔、矫健灵动的韵律感,都是战国玉器时代特征的最佳注脚。

  目前所见的战国玉龙佩,大致有单体龙佩和多体复合龙佩两大类。其中,单体龙佩数量众多,仅考古发掘出土者就超出四百件,是战国玉龙佩的主流形制。多体复合龙佩,则包括双龙同体、多龙重叠交缠等多种形态,形式上多讲究左右对称。总体而言,战国玉龙佩呈现为龙身由短肥微曲向瘦长蜷曲发展、头部由大变小、头尾部渐趋均衡对称、足部由不明显到明显的形体演化轨迹。

  战国早期,玉龙佩承继春秋晚期的原初形态,造型简单,大多头大尾细,身躯短肥,多作S形或双S(W)形波浪式微曲。不过,也有诸如曾侯乙墓所出者,龙头变小,龙身拉长,整体曲颈、拱腹、卷尾,呈双S(W)形峰谷式蜷曲。此期玉龙佩的纹饰,跟其他玉器一致,最常见以S形、蝌蚪形、如意头形、逗点形等抽象纹样组成的各式解体龙纹。

  战国中期,玉龙佩龙身瘦长蜷曲如蛇,龙头上下颚间距离加大,头尾两端趋于对称。纹饰除进一步分解的解体龙纹(呈现为卷云纹与谷纹相杂)外,开始出现排列有序、分布均匀的谷纹,但谷纹颗粒大小不一。此期,圆雕与镂空透雕玉龙佩的数量增多,双龙、多龙和龙凤合体的龙形玉佩,均已出现。

  战国晚期,玉龙佩的形态更加婀娜多姿。安徽长丰县杨公八号墓出土的一对玉龙佩,主体呈双S(W)形,为一回首曲身、身躯蜿蜒幅度很大的龙形,尾部化为凤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艺术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的砾石堆塑龙,距今约八千年。距今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雕琢了中华最早的玉龙。商周时期,龙是玉器造型与纹饰的重要母题。不过,兽头蛇身、长角有足、蜷曲飞腾的龙,却是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之后,龙的形象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形象代代相承,只是略有所损益而已。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唐代玉器再上高峰中西杂糅气象万千
上一篇:玉螃蟹让八股取士有了人情味
更多关于古玉的新闻:

明清玉器市场大势不减:唯乾隆工独领风骚

2015-04-08 08:59:20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

2015-04-07 17:59:20


羊大为美:羊年说玉羊

2015-02-06 23:18:43


唐代玉器再上高峰中西杂糅气象万千

2015-01-24 19:57:15


首都博物馆馆藏玉器珍品欣赏

2014-12-03 09:00:10


流落英国的15件中国顶级玉器

2014-11-29 23:25:13


长袖善舞--玉舞人欣赏

2014-11-29 23:19:51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四>

2014-10-22 22:27:03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三>

2014-10-20 09:01:21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二>

2014-10-19 09:02:02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