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和田玉欣赏 > 懂玉无瑕—陈义作品欣赏

懂玉无瑕—陈义作品欣赏

作者:黄蜡石 发表时间:2015-01-10 点击:7950 次

 

《共 享 清 流》

作者解读:如今大江河湖泊已被污染,何时再能《共享清流》。

 


 

   知道陈义老师,其实是从一双“鞋”开始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能将拖鞋作为玉雕作品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人,再看后来看到他更多的作品后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他总是能把很多生活中不让人重视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中,如《淡泊》、《共享清流》等,看似简单又令人深思。


 

 


 

 

《淡 泊》

作者解读:何必浮华论高低,人爱风雅我打油,闲来粗茶伴淡饭,逍遥自在过春秋。


   更令人叫绝的地方就是他总是能把一般人觉得有很多瑕疵或者是不具备雕刻的料子雕出令人想象不到作品。或许就像他说的那样,“原石瑕疵是创作中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只想着回避瑕疵,它就会成为我们创作思想上的‘瞎’与‘痴’。如果变换一下角度,将料子上的‘瑕疵’当成玉石的特征、特色来构思,这些‘瑕疵’就会成为我们创作中的新亮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懂玉无瑕’。我觉得这是玉雕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向。”《和谐》正是这种创作理念的经典之作。
 


 

《和 谐》

   一对玉石拖鞋造型以假乱真,中段的纹路、前端的黑点瑕疵变成了拖鞋用旧的自然痕迹,恰似天成。作品构思之巧妙,设计思想之活跃,堪称神来之笔。

 

   看多了他的作品,你肯定一定会觉得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要不然不会对生活体会如此之“深”。 他做过石雕、牙雕、木雕,最后回归玉雕;他老家在广西,从广东信宜、到广州,再到海南,又到东莞,扬州,最后落户平洲;他曾在一家玉雕厂做勤杂工,八个月内,实现了惊人的三级跳,从勤杂工变身玉雕工、设计师,最后变成厂长;八十年代后期在海南经商,他曾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受人排挤乃至被人追打,从年入十万变成一文不名,饿着肚子几天几夜逃回广西老家。所有这些都使现在的陈义变得宠辱不惊,复杂的人生体悟不仅使他做人做事更加从容淡定,而且有了一种厚重和深邃,一种曾经沧海后的涅重生。

 


 

吉祥三宝》

 

   陈义老师的作品题材取材广泛,既有翡翠也有海洋玉髓,他其实并没有刻意回避什么题材,传统文化的题材他也做,只是不想做成没什么新意的大路货,这也许是他做观音等题材较少的原因。而他追求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作品构思的奇巧、技法的独到以及表达主题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含量上。

 


 

《生命之源》


   陈义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被市场的流行趋势牵着鼻子走,他追求玉雕的艺术价值,这使他的玉雕作品从题材到创意都卓尔不群。他说他的人生梦想就是在他离开这个世界时,能留下几件可以传世的精品。


 

作品欣赏


《凌 云》

 

《夜 读》


《切 磋》


《切 磋》 特写


 

《清泉闲游》


《清泉闲游》特写


 

《树 蛙》


《守 护》
 

 

《泉 韵 》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神来之工——叶金龙作品欣赏
上一篇:尚品润博中国玉雕名家精品拍卖会赏析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