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知识 > 辨玉识玉 > “黄白老玉”知多少?

“黄白老玉”知多少?

作者:藏玉 发表时间:2015-01-23 点击:9290 次

 

  岫玉,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在人们心目中,岫玉是低档玉的代名词,大家都会认为岫岩的玉都是做大型雕件的下等料,无法与和田玉及翡翠相媲美。这个观点倒也没什么错,但是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岫岩地区,产有多种矿料,产量最高,价格最低的是岫玉,既蛇纹石玉。但是岫岩还有与和田玉相同质地的透闪石玉,即老玉。

 

  黄白老玉属于广义和田玉的一种,多为“石包玉”,俗称“河磨玉”,书名为“籽料”。含有与和田玉相同的透闪石成分,其质地温润、色泽清雅,自出世以来也受到广大玉石爱好者的喜爱,下面藏玉带大家认识黄白老玉。

 

  首先来讲讲黄白老玉的起源,黄白老玉其原石表面由于千万年的水浸土蚀和风化而形成石皮,石皮与黄白玉质之间相互浸润而多成为糖色。由于其形成历史年代久远,以至于当前科学还无法记算,“老玉”也因此而得名。

 

 

  在2001年7月,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等来岫岩对岫岩玉进行科考时,就发现了这种透闪石极品岫岩白玉,其玉质与新疆和田羊脂玉等同,堪称岫岩“羊脂白”。这一重大发现,为岫岩玉树起一个里程碑,把岫岩玉提升为国内玉类最高品位。岫岩透闪石玉,即老玉、河磨玉,与新疆的和田籽料同质。(具体成分参见上表)

 

  再来看黄白老玉的品质:这种玉硬度高,亮度强,硬度为摩氏6.36—6.46.质地纯净细腻,颜色白里透黄,因为白玉时间久了就会变黄,所以这种玉就被称为老玉了.升值空间是非常大的,现在的老玉每月价格就会增值,而且老玉具有极好的招财避邪的作用很适合收藏和佩戴 。

 

 

  那么如何鉴别黄白老玉?上好的黄白老玉讲究的是肉黄,即黄中有白,白中有黄,无任何杂质,气泡(俗称“冻儿”)肉凝练,厚重,炼如凝脂。俗话叫“料干不稀”。这样的料是纯正老坑料,这种料无论是清一色还是有糖色都是非常名贵的,当然有糖色的还要观其糖色。对于糖色,顶级的糖色是凝聚红糖,无脏乱麻穿糖。如果是凝聚褐糖也要无脏乱麻穿糖。最后是凝聚黑糖。一旦糖色出现脏乱麻穿这些情况,价值会打折扣。

 

  目前,一些河南一带的不法商贩,采用人工熏蒸的方法,用黄白色阿富汗玉加色熏蒸,人工加入所谓糖色。淘宝就有卖,这种料的糖色是后来填入的,只停留在表面,给人感觉不踏实,轻浮。真正的糖色与肉是相互沁入的,大家在鉴别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糖与肉“水乳交融,海天一色”的感觉,这才是真品。此外,阿富汗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禁不起时间历练,比如一串阿富汗玉的项链佩戴一个月左右,原有的表面光泽消失殆尽,也就是说,从抛光变成了磨砂感觉,俗话说好像被碱拿了一样。如果哪个顾客遇到这样的情况,百分百断定您手上的“黄白”是假的。真正的岫玉,不管是哪个品种,都只会越戴越亮,成色越来越好。

 

 

  黄白老玉的等级排位是如何划分的?按高到低:纯净料无杂质凝练黄白中心肉=无杂质黄白肉带凝聚红糖------无杂质黄白凝聚褐糖-----略有杂质黄白褐糖黑糖-----有杂质黄白脏乱糖-------烂肉烂糖相互沁入。

 

 

  最后来讲讲黄白老玉的消费误区。有些消费者初接触黄白,东西上手以后最先质疑:“它怎么一点都不透明呢?怎么一点都不绿呢”回答:黄白老玉讲究的是凝练厚重,如果非常透明了说明它不够凝重,反倒不好。再者,之所以得名“黄白”就是因为颜色,当然不是绿色了。还有些消费者会问:“为什么黄白河磨多为手把件吊坠镯子之类的小件?”回答:黄白与河磨本身没有矿体,都是散落于山中或者河道里的,早年刚被发掘时会有一些大块,但是现在连小块都绝迹了,大块就更没有了,所以,一般重量在1斤的黄白就可以做成小摆件了,如果再一点,价值非常高。

 

  老玉是我国近几年发现的最为优质的玉石之一,因而也备受藏家的关注。但是由于开采初期的不规范,以及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老玉现在的存世量也日益稀缺,未来的升值空间也将逐渐增大,有兴趣的藏友也可以关注。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和田玉价值论——和田玉的色皮
上一篇:怎么区分和田玉的油性与糯性
更多关于岫玉的新闻:

怎样区分黄玉与黄岫玉

2014-04-23 10:45:10


和田玉商城推荐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