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古代与“祥”相通,“祥”也可写作“吉羊”,表示吉祥之意,羊是“祥瑞”的象征。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 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宜侯王大吉羊(祥)”铭文,吉祥有时直接写成“吉羊”。
“羊”有吉祥富贵的寓意
羊在我国古代与“祥”通,属于吉祥用语,所以人们往往把羊作为吉祥的标志,用于器物之上。同时,羊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有人根据这首诗推断,“羊与牛一样是人们拥有的财富”。所以古人以羊作器,也含有财富之意。
在传统习俗方面,古人有年初在门上悬羊头的旧俗,也有交往中送羊,或以羊作聘礼的习俗,“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都是取其吉祥富贵之意。
从古老岩画看,人类最早与之亲近的动物就是“羊”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醉表示,“羊”这种动物是人类最早和它发生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一种动物。在西班牙北部桑坦德省的Altamira洞窟中完整地保有着公元前3万至2万年间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老岩画,它被认为是史前原绘画的代表和最早的艺术品,而在这些古老岩画中就多次出现羊的形象;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在这些古老岩画中也出现了羊等多种动物图案;此外,广西红河的岩壁画中也画有羊。可以说,人类最早与之亲近的动物就是羊。
陈醉称,“羊”字也描绘出了中国的最基本的美学轮廓。汉字 “美”是由“羊”字和“大”组成的,“羊大”为“美”。
那些憨态可掬的羊文物
白玉卧羊
白玉卧羊,清,高5.8cm,长10.2cm。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以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杨捷)
羊文物:玉羊首觽
玉羊首觽,清,长5.5cm。觽白玉质地,顶部粗,尾部尖细。顶端饰双角羊首,并透雕阴刻长长的胡须。器身细长似锥,其上琢刻绳纹。此器为清代仿战国玉觽的造型。(北京故宫博物院杨捷)
玉卧羊形砚滴
玉卧羊形砚滴,汉,长7cm,高5.6cm,口径1.6cm。清宫旧藏。汉代玉羊多饰有以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且弯曲有度,一般刻于颈下、身体两侧、腿弯处,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汉代玉兽的重要标志和断代的依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杨捷)
青玉三羊开泰
青玉三羊开泰,清,长16.6cm,宽16.2cm,高10.3cm。
宋玉卧羊
宋玉卧羊,长8厘米,宽5.9厘米,高4.3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质料为青黄色玉。圆雕卧姿,身体卷曲,回首前视,展示出羊的温和、恬淡与宁静的性格。嘴巴抿紧与左后足相连,羊角下垂后卷如钩,左前足和右后足隐去。羊角、背及尾部用玉皮巧做,呈深褐色。通体比例协调,玉质温润,抛光柔和。玉卧羊是宋代常见的题材,其装饰技法和雕琢工艺具有宋玉写实主义的风格,这件器物雕琢技法简练概括,形象逼真传神,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的制玉风貌和工艺特点。
明清玉器市场大势不减:唯乾隆工独领风骚
2015-04-08 08:59:20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
2015-04-07 17:59:20
唐代玉器再上高峰中西杂糅气象万千
2015-01-24 19:57:15
首都博物馆馆藏玉器珍品欣赏
2014-12-03 09:00:10
流落英国的15件中国顶级玉器
2014-11-29 23:25:13
长袖善舞--玉舞人欣赏
2014-11-29 23:19:51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四>
2014-10-22 22:27:03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三>
2014-10-20 09:01:21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二>
2014-10-19 09:02:02
古代玉器珍宝赏析<一>
2014-10-18 09: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