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石因兼有文化价值与投资价值,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收藏市场也不断升温,而当前市场上最受热捧的,要数南红玛瑙、青海玉、绿松石和黄龙玉这几类。几年内,以它们为代表的玉石风靡一时,市场价格连涨若干倍,但在经历价格暴涨之后,这些玉石也逐渐开始回归理性。回顾这些玉石的昨天与今天,收藏者可以从中看出那些规律呢?
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亦为佛教七宝中的赤珠(真珠),质地细腻油润。南红玛瑙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清朝乾隆年间曾一度绝矿,随着四川凉山地区发现高品质的南红矿,南红玛瑙再一次大热。凉山地区所产南红颜色艳丽,润泽度高,浑厚度佳,完整度好,称“凉山料”。
“昨天”:宫廷珍品,曾经绝矿
南红玛瑙很早就被开采利用,战国贵族墓葬中就发掘出了南红串饰,而对南红的偏好在清朝时到达顶峰,可见优质南红受到历代统治者的珍视。在清朝南红矿藏被认为开采殆尽,至此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结束,所以极品老南红可遇不可求。
“今天”:价涨千倍,未来值得期待
随着翡翠,和田玉等高端玉石价处高位,高端南红也吸引了众多收藏者。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低产量、低利用率使得南红市场前景十分可观。2009年,四川美姑县有南红玛瑙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进而追逐这种新南红。近年,这里南红玛瑙的价格从最初的几块钱到现在翻了不止千倍。
南红玛瑙原石之所以一路看涨,原因有三:首先,它是所有玛瑙中质地最温润的,符合中国人对玉石的要求;其次,国人对于红色的推崇,使得色泽红艳的南红玛瑙极受欢迎;再次是资源的稀缺性,推动南红价格稳步上升。
随着这几年和田玉原料产量的下降,部分当代玉雕大师开始选择南红玛瑙作为补充原料,经名家创作后的优质南红价值也越来越高,兼具稀缺性与艺术性的上等南红玛瑙,价位将在未来持续走高。
青海玉
青海玉又称昆仑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青海玉质地细润、油性好,较通透。可分白玉、青玉、翠青玉、糖白玉等,以玉质温润、无瑕无裂为佳。
“昨天”:成为奥运奖牌用玉,涨价10万倍
1993年,青海玉刚被发现时,公斤价不到一元钱。自从2008年成为了北京奥运奖牌用玉之后,青海玉就声名鹊起,身价也大幅攀升,与17年前相比,价格飙升了10万倍。
“今天”:以高性价比取胜
2014年,为应对中国玉石市场剧烈变化,青海玉产业改用“低价量销”的经营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玉石消费主力是80后、90后,主要需求将从投资收藏转为赏玩佩戴,青海玉产品的时尚度、品牌影响力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1927年中国地质界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著作《石雅》中解释说:"此(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绿松石是世界上著名的宝石品种,属四大名玉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昨天”:皇家御用 价值连城
在清代被称之为天国宝石,成为皇宫贡品,只有皇帝、皇后的冠顶上才能用绿松石镶嵌,被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
“今天”:市场升温 “优化品”较多
绿松石是一种在国内与国际上均受追捧的宝石,一些绿松石艺术品在拍卖会上频出高价,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注意,市场热度一路上升,其中尤以大件、精品、老件绿松石价格最高,“顶级蓝松”价格已超黄金,基本上与和田玉、翡翠的计价方式相近。
近些年,绿松石价格上涨迅速,市面上的人工优化绿松石也较多,需谨慎选购。
黄龙玉
黄龙玉早先名为黄蜡石,产自龙陵,有着近似田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透度高、色彩艳丽丰富,按是否经过加工雕刻,可分为“黄龙玉原石”与“黄龙玉工艺品”。2004年,云南省观赏石协会把黄蜡石命名为“黄龙玉”。
“昨天”:更名之后受热捧
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仅被看作观赏石,称“云南黄蜡石”,2000年被广西石商发现,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观赏价值很高,于是贩至广西,到2004年初,好的山料公斤价仅几元钱。
2004年,黄蜡石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命名为“黄龙玉”,各地玉商蜂拥而至,从而推高了黄龙玉原石的价格。2009年下半年开始,珠三角、江浙一带的游资涌入黄龙玉市场,使得黄龙玉价格一路狂飙,直至2010年达到顶峰。
“今天”:从疯狂到冷静
黄龙玉市场热度逐渐下降,原先中低端毛料一斤售价数十万,如今只需几万元,但高端黄龙玉(雕件)价格仍在小幅上涨。按照赏石专家徐忠根的说法,黄龙玉的疯狂完全是因为和田玉和翡翠价格的翻倍增长,市场寻找替代品并被炒作的结果。
随着人们对黄龙玉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大家意识到它不是玉,与新疆和田玉差异明显,于是虚高的价格也渐渐回落。
玉石收藏市场如今一片繁荣,但无序发展的情况仍存在,收藏者应冷静看待被热炒的玉石品种,加深对玉石属性与行情的了解,在选购时量力而行。只有高端玉石最可保值增值,热炒过后,过高的价格必然回落。选购前需做足功课,注意分辨玉石是否经过人为的优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