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玉器选购 > 价格行情 > “尚品润博”收藏玉器必须重玉质

“尚品润博”收藏玉器必须重玉质

作者:王湃 发表时间:2015-12-21 点击:5818 次

 

       很多介入收藏的人都会怀有保值增值的预期,对于广大玉器收藏者而言,收藏何等玉器更具升值空间,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00936杨曦杨曦和田玉籽料龙把件


       通常,具有升值空间的收藏品有这样一些共性:


       一是量的维度,藏品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这是市场不变的价值法则,在收藏领域尤其如此。存世量是收藏品市场价值的基本要素,不具备稀缺性,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升值前景。


       二是质的维度,高的艺术含量。只有蕴含着深厚艺术内涵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审美的眼光,有艺术才有生命力,也会使藏品越美越值钱。


       三是时间的维度,久经市场考验。市场检验是试金石,没有经过长时间市场检验的新品种只会是昙花一现,那些经过市场选择而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最能代表本行业的精髓,自然最有价值。


       四是空间的维度,受众群体广泛。多好的收藏品,如果没有粉丝也不接地气,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增值。收藏品要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00929于雪涛和田玉籽料钟馗把件


       玉器收藏领域,具备以上特征的自然是优质玉质本身和选取优质玉材加工的经典之作。


       玉石材质正如不加修饰的人,人品是人的本真美,玉德即玉的质地美。儒家提出玉有德的主要根据是玉质的优越性,也是美石为玉的另一个版本。玉料是不可复制的,好的玉料又是稀缺的。上好的玉料温润莹泽、坚韧缜密、色彩纯正、无瑕玷绺裂。这样的玉质本身便带有君子之风、儒士风范的东方神韵,就该尽量保存其天然性,可谓“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极具价值。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可以锦上添花的话,不动也罢。反之,质地干晦粗杂、色不纯正、瑕玷绺裂较多的低品质玉,无论怎样整容修饰,都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价值层级。需要注意的是,表面呈现红、黄、黑等皮色者均非高品质玉,因为优质玉由于玉质细腻是不易沁色形成皮色的,只有带杂质或石性较重质地疏松的玉质易沁色形成皮色。也就造成了现在收藏玉器中只重皮色不重玉质的现象。同样玉质细腻并且有皮色的玉器为收藏上品,可遇而不可求。




00964方红根方红根 和田玉籽料钟馗


       诚然,玉雕技艺是对玉材的开拓与重装打造,无论是细微之处的几笔勾描,还是瑕疵处的大胆刻画,都将君子五德发扬光大、将艺术之美尽情挥洒,但没有好的玉质,再好的雕琢都无法从根本上提升玉器的价值。玉质不仅是收藏玉器所要考虑的第一重要因素,还是一件成品玉器价值判断的先决条件,好工虽然也能弥补一些料上的缺陷,甚至可使成品价值倍增,但在同等做工的条件下,一块上等羊脂白玉作品与一件普通白玉山料作品之间的价格仍是天壤之别。

 



00943吴金星和田玉籽料龙龟


       上善若水、德行天下,玉器收藏,玉质为先。据悉,由北京尚品润博拍卖公司倾力打造的第六届中国玉雕大师精品拍卖会将于2016年1月1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作为价值数千万的大手笔,拍卖会汇集了 近百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和玉雕名家精心雕琢的232件经典之作,流连于历史与现实觥筹交错的恢弘盛宴,相信以玉养心的你定会对天作美玉一见倾心。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下一篇:殊途不同归——也谈收藏的理念
上一篇:阴刻玉雕成收藏新宠
更多关于尚品润博的新闻:

“尚品润博”重塑匠人精神

2015-12-21 11:26:13


尚品润博”第六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精品拍卖会 1月10日在京举锤

2015-12-21 10:13:21


殊途不同归——也谈收藏的理念

2015-12-21 10:12:06


阴刻玉雕成收藏新宠

2015-12-21 10:02:29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