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月19日晚,扬州玉雕名家顾铭受邀在微信群“斑马公开课”,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玉雕艺术的认识。
以自己的作品为例,顾铭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构思,讲解了作品是如何布局,为什么这样布局。对于希望了解玉雕山子的朋友大有裨益。
在公开课上,顾铭强调了山子雕构图的规律,需要遵循疏密、虚实、遮露等的对比。
顾铭说,只要将作品布局合理了,它自然会好看。
一、什么叫做山子雕:
山子雕是保留籽玉的天然外形,或者在各种山石形状的玉料上以各种人物和诗词典故为内容,配以山、水、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艺术手法雕琢出来的一幅立体的画面。
扬州的琢玉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山子雕是玉雕工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在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图》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玉山,还有《秋山行旅图》等,这些巨型玉器的琢制成功,既标志着扬州玉器发展到清代娴熟的雕琢技艺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又反映了扬州玉器,特别是山子雕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的爷爷顾伯逵,清末人士,江苏书画院画师,我的父亲顾永骏大师,1978年恢复了山子雕的生产制作,对失传近200年的玉雕名品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山子雕的内容:
1、题材上的分类:
山子雕题材广泛,包容性强,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神话传说等都可作为题材。但好多人做山子雕都是成品以后再定题材,想个题目随便了事。有位仁兄不懂典故,做《虎溪三笑》时,弄一个弥勒佛往石头上一躺,旁边站两个老头,真是贻笑大方了!玉雕创作是要严谨和具有严肃性的,随意为之,恐成笑谈。
2、表现形式上的分类:
一种是内山雕,不破坏外形,把物象推拿至内部进行雕刻,所谓“保形掏洞”;一种是外形雕,是开门活,不用掏得很深,基本采用深浮雕手法。
三、山子雕的所选材质、构思构图和雕刻手法:
由于山子雕可选择的题材内容宽泛,所以在原料的选择上也很宽泛。像白玉、翡翠、黄玉,碧玉,玛瑙等,但我认为水晶做山子不好看,这也能看到那一面,比较通透,没有厚重感和曲径通幽的感觉。相对颜色比较深的玉种如墨玉,黑碧玉,青海青玉,塔青等,做山子雕也不理想,远看黑乎乎的一片,色彩不够明亮鲜艳,比较沉闷。
在选择原料的要求上,体量大的和小块的都是可以选择的,但对材质要求严格,绺裂要尽量少,如果有绺裂,不能太长太深,否则雕刻时处理不掉,避让不开,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价值。如这件《喜临门》。
这件籽玉的作品,梅花的枝干下有大的裂,特别明显,裂中间还夹带颜色,实在是避让不掉,整个产品被这道绺裂一分为二,影响了整体效果。
从选择原料来说,白玉要细腻温润,如果白玉籽料有皮色,就可以进行俏色运用。材料白度要白一点,最起码白度够用,白玉的色系非常重要,买泛青色的,不买泛灰色的,青色的玉还能通过设计和雕琢“脱青”,灰色的,怎么做都泛灰。
翡翠的做法和白玉不一样,翡翠是要亮色,调水的,里面有棉,这一点大家都能容忍,而白玉,有棉是不行的。总之,无论选择哪种材质,要选质地细腻、纯净度较好的材料。
对一块原料进行构思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我们前辈所说的相玉,在选购原料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一块料大概适合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玉雕构思构图的第一要素,是因材施艺。料的形状是否美观,怎样摆放最稳定,形状不理想要修形,注意去掉瑕疵绺裂,有的作品求奇求变,另当别论。
接着是构图,这件作品是《富贵长寿》,形状经过修整,左下和右上切去了多余部分,为保留侧面皮色,未大修,正面的云彩、牡丹有皮色,仙鹤头顶皮色寓意“鸿运当头”。作品为横向构图,可以表现开阔的水面。这件作品白度不算很白,会做更多镂空,但细度很好,可以精雕细琢,不易崩口。
我的作品以和田玉籽料为多,这件是《彩云追月》,玉料重700克,色白质细,正面饱满,带红皮。作品的灵感来自广东音乐《彩云追月》,玉料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圆,相互呼应,小圆为月亮,大圆为窗户,作品构图偏右,因为主体放在中间会显得呆板。大圆右侧用彩云遮挡,显出藏与露的关系,正如国画中“形断意不断”的手法。
左侧大片留白,凸显玉质美。画面重心偏右,左侧以彩云追月四个隶书汉字平衡画面。场景以深浮雕手法雕刻,人物近于立体,底板掏得很深,让作品层次感强烈。
构思构图的第二要素,是线条之间的对比。直线与曲线、规整与自然、疏与密的对比,让画面呈现美感与节奏感。
这件作品是《醉香》,灵感来自夏天香气醉人的荷花,画面主体荷花偏左,荷花与芭蕉叶柔美的曲线,与背景中硬朗的花窗形成自然与规整形态的对比,所有这些有雕工的物象,与右边的空白产生疏密对比。
我在扬州看到一些山子雕,作者对构图的疏与密、规整与自然形态的对比做得还不够,画面较凌乱,也没有注意“藏与露”,例如松树不必全部雕出,以山石略遮挡,出枝有力即可。
构思构图的第三要素,是一大禁忌,画面不可有交叉线条。还是以作于2010年的《喜临门》为例,梅枝下有一条很大的绺裂,将作品一分为二,当时为了不破坏玉料的形状和体积,就未将它切去。梅枝呈十字交叉,是因为下方都有裂,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太突兀,要尽量避免。
构思构图的第四要素,是主题突出,配景都为主体服务。作品《南山》,主题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玉中陶渊明与童仆在左下方,四周留白,右上方点缀远山、草庐,作为远景衬托近景。我认为少雕优于纷繁杂乱,以明确而干净利落为佳。
构思构图的第五要素,是雕刻的物象之间有呼应关系,让画面灵活有生气。作品《贵妃戏鹦鹉》中,人物杨贵妃正以食物逗引鹦鹉,鹦鹉低头看她,两者相互照应,画面生动。
构思构图的第六要素,是画面的虚实关系。山子雕的构图方法源自国画,以国画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作品大气有意境。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国画重写意,表达作者的意念,物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绘画则重形态准确。
玉雕有独特的语言,不似国画以墨的浓淡、色彩表现物象,既追求物象结构准确,又要工艺精细。我认为好的玉雕不在于将画面雕得过繁过满,处处彰显工艺的重要性,每一处都做细工,就像写文章,每一点都想突出,最后不知所云。作品应有虚实对比,虚空间留白凸显玉质美,实空间表达物象。
这几件更多注重虚实对比,以虚衬实,又以实空间为虚空间增色。
玉雕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我对“工”和“艺”的看法是,艺在工之先,“工”是用来展现“艺”的,没有艺术理论、审美情趣,一味追求工艺精致,会令作品流于匠气。
构思构图的第七要素,是遵循透视关系,将画面分为近景、中景、远景,用国画中的“高远法”、“深远法”、“散点透视”,有法可依,构图就不乱章法。
《千岩锁翠》,近景为江边的石块,我对玉皮粗糙的纹理进行了保留,以此与细腻玉质形成对比。江面船上的文人雅士观景吟诗,中景是江中石块,上有凉亭,左侧有成片的树木掩映山间,远景是江对面和远处的建筑、山石,物象都在应在之处,相互穿插照应,不慌不忙,错落有致。透视关系正确了,画面就优美而有节奏感。
各位同仁,最后我想谈谈我最近的思考。从 2013年起,玉雕行业进入苦寒而漫长的冬季。玉雕是高端消费行业,在经济下行时,最先感受到寒意,经济回暖后,也最后感受到暖意。现在市场上,小件当道,材质一般,题材普通的小件也难销售,工作室还要面对原料上涨的问题,利润很薄。
市场大洗牌中,如何求新求变,让自己的作品即被市场认可,又有自己强烈的艺术风格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以前扬州玉雕以大件为主,当时也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候。在那个时期呢,扬州一些大批量,材质不佳的,完全像复制品一样的山子雕,比比皆是。在那个时候,是个玉,就能卖钱。
我问过一个做山子雕的工作室,一哥们,我问他你一年能做多少产品?他告诉我,大大小小的山子雕,能做将近两百个。我给他算了一下,除去节假日放假的时间,这一天能做一个!
这些山子雕啊,应该叫商品了,这些不经过思考,随意制作的山子雕,当时被当成扬州山子雕的主流,人们一提到扬州山子雕,脑子里面马上就浮现出这样的东西,如果这样的东西嘛,看一个两个无所谓,如果几十个放在一块,那就觉得很不好了。
我那天到湾头镇刘月朗刘总那看了一下,他们正在研究一个图片,图片上是一个机器雕,也就是电脑雕的俄料小牌子,标价是一千六一个。我想,这样的俄料的东西这么便宜,对咱们工作室或者是对玉雕市场的冲击是很大的。
电脑雕刻,取代人工的话,费用大大的降低,他只有电脑雕刻的成本,没有人工的成本。机器不光可以雕牌子,连圆雕的小器皿、还有人物观音,这都可以雕的。那样大批量生产的的,同质化的产品推向市面,对我们行业产生的冲击,大家可想而知了。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八项规定的出台啊,玉雕行业也来到了十字路口,该往什么方向走?该走哪条路?这些问题,都紧迫地摆在我们这些玉雕人的面前。我们工作室呢,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是白玉籽料的稀缺和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大的摆件,真的不好卖,一是单价高,二是真的很难销售,工作室还要维持日常的这种开销,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啊,也让我在脑海里不停的思索。
我在26年前,在扬州玉雕厂学徒的时候,那时候的学徒和现在学的不一样,我们那时候一开始就练砧[zhēn]砣,一练就是半年以上,从切图章,到做单独的人物,侍女啊观音啊这些,都是做的立体的圆雕的东西。
现在的学徒呢大部分没有机会接受相关的训练,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小孩学玉雕,条件不是太好,所以呢他们现在就是速成法,拿一个料子就上去做,弥勒佛什么的,简单的就这些东西,而且工作室老板都要很快见效益的吧,所以这些小孩立体的概念都不强,不会推拿,也不会塑形,可能只会做一些平面的东西吧,师傅画好以后,然后平面的推拿。或者呢,只会做观音或者佛,换一个就不会做了。
我在想,我做山子雕已经有好多年了,以前做的这些人物摆件呀,都是硬碰硬的功夫,是要花时间和精力上去,才能做好的。现在,玉雕的市场啊,山子、人物摆件我看比较少,做的人也不多,没有时间耗在上面,所以市场现在的主流,主要是那些红皮白肉嘛,红皮白肉大家都喜欢,就是料子不做的话,原料也很漂亮,那是我追不上的东西。
籽料的价格那么高,让我要只能仰视它了,我想我是不是可以选择其他的材质,其他的材质可能门槛会低一点,销售起来呢,价格不至于那么高,比如像俄罗斯碧玉呀,或者其他一些材料,细度要好的,这些材料的相对籽料而言,价格要低得多,材料的产量也相对大,能够满足我的创作需求。
我开始做了一套俄罗斯碧玉的圆章,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题,三位代表人物站在一起,三家教义相似之处都是引人向善。
这一套,创作的人物组合,叫《恭喜发财》,这个名字听上去挺喜庆的啊,恭喜发财。
你看画面中这个,傲慢的地主,圆头大耳的脑满肠肥,一看就伙食很好的那种,哎,刚刚美餐了一顿,还拿着牙签,漫不经心的剔着牙,好像心满意足的这种这种感觉。
旁边那有一个人,卑躬屈膝的身体弯成九十度,我特地把他的形象做成,小分头,磨刀砖脸,大龅牙,一脸的谄媚相,乍看惹人厌烦,但他这样奴颜卑膝,也只是为养家糊口。两个人物的组合,看上去有点滑稽,不过,我是以悲悯的态度雕琢他们的,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这套作品雕琢出来以后呢,也是受到了玉器爱好者的关注,然后东西给北京那个朋友收藏了,现在在上海,好像是钻石交易所里面。
这是一件反映当下的玉雕作品,青年男女背靠着背玩着手机,女青年发一条消息,男青年点个赞,男青年发一个消息,女青年想一想,再回复男青年。
在通讯科技发达的今天呀,人与人面对面,语言交流的机会好像越来越少了,逢年过节发个微信呀,发个语音啊,发个信息呀,就算拜过年了。“你离我最近,我却感觉我们相距很遥远”,这就是这个人物玉雕作品的主题思想。我想表现的是,现在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生活的一个写照。
刚刚设计完的时候呢,有朋友看到了,问我这样的东西做了以后能不能卖掉?好不好卖?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不好卖。那他问我,你为什么还要做呢?我说,我特别想做,我也喜欢做一个这样的人物。
再看这一套人物摆件,《人生百态之乐道福报》。
《捶捶有后》
《哈欠无忧》
《乐不可支》
《笑口常开》
这是一套反映市井生活的人物摆件,材质选用俄罗斯碧玉。普通人的幸福指数最高,邻里乡亲聚在一块聊聊天、说说事,儿孙绕膝,过着平常人幸福开心的日子。
我最近呢,还做了这一套组合,是青玉,和青海玉的材质,名字叫《板桥听竹》。朋友就问了为什么不是《板桥画竹》或者是《板桥看竹》,但是就这一个“听”字,完全反映出郑板桥对竹子的喜爱和熟悉,他可以和竹子对话,他能听到竹子的语言。
大家都知道,做好人物玉雕其实挺难的,结构要准确,因为有玉雕手法的夸张,人物的面部表情的刻画、肢体语言的表达,做的时候差那么一点点就觉得别扭。其实人物的造型好多都是从山子雕里面抽离出来单独表现的,让人更加聚焦于人物的表现力,再灌注圆雕人物更多的思想性和灵魂。
我想过一个问题,你辛辛苦苦创作出一个造型,一个主题,被人家模仿了怎么办?现在模仿的东西非常多嘛。我认为,别人模仿那就让他去模仿吧,我是在作品上不断的创新,让他永远也跟不上我的节奏,那不就得了,而且我做的这些圆雕人物摆件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
有时候,作品会做失败,但失败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嘛,正好玉料的价格不是那么贵吧,那是经得起失败的。但是我做的这些东西都是具有深刻思想,而且能引人思考的一些东西,你可以仿其形,而我的思想别人永远模仿不了。
我以后还会继续做一些系列的作品,做一些有思想性有灵魂的玉雕,或深刻,或幽默,有思想共鸣的东西。但是,我也在想是不是能走出一片新天地,那还需要等待市场的检验,和自己不断的努力探索。
扬州呢,现在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的玉雕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在不断总结的同时,也在开动脑筋,求新求变,下面有杨光大师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
杨光大师和我一样,以前都是在扬州玉雕厂做学徒工的,出来以后,市场的不断变化更新也迫使他求变求新。他的这些把玩小器皿啊很漂亮,很有灵气。
还有我的兄弟殷小金,他对有色玉种这块特别有研究,像黄玉、翠青,籽料他也做,东西都是很不错的,很隽秀,有扬州玉雕的某些影子在里面。下面是他的作品。
下面我要说的是,感谢扬州玉雕人的辛勤和付出,感谢扬州兄弟们,不屈不挠的为玉雕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同时,祝愿群里的同仁们有更美好的明天!今天耽误大家时间了,讲的不到位,有遗漏的地方,敬请原谅和批评,谢谢大家!
顾铭简介: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0年出生的顾铭,是扬州玉雕少壮派的领军人物。受其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的教导,顾铭作品简约、舒畅,他的山子雕作品讲究意境,小场景中往往做出大山水的气势,富有文气,其写意玉雕更是独树一帜。近年,顾铭努力探索人物玉雕创作,将市井人物、社会话题引入玉雕创作,扩大了传统玉雕题材范围。
新作 | 顾铭碧玉《韦陀》赏鉴
2018-02-05 10:20:10
顾铭人物玉雕新作《小龙女》
2017-12-15 13:37:24
顾铭2017天工奖参展作品赏
2017-12-12 14:23:45
鸣鹤清赏——顾铭新作《放鹤图》
2017-09-26 09:56:32
君子雕玉 玉成功成 ——顾铭玉雕一二谈
2017-03-09 17:10:49
顾铭碧玉《长眉罗汉》赏鉴
2017-03-09 17:05:54
顾铭 2016天工奖参展作品赏
2016-11-11 17:31:12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和田籽《彩云追月》
2016-10-10 17:50:48
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碧玉《千岩锁翠》
2016-10-06 10:18:10
山水有清音--顾铭2016画册构思兼评
2016-07-21 1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