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人物 > 江春源 > 江春源:大师谈玉雕

江春源:大师谈玉雕

作者:扬州玉器 发表时间:2009-09-30 点击:3826 次



江春源 翡翠《白菜》

 

        翻开扬州玉器厂墨玉般光泽的宣传册,“上下五千年,唯有玉作缘”这样一种从古到今的王者之气,正是和田玉的真实写照。“玉”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最终百川归流,汇在一起,共同构成七千多年的中华“玉文化”。       扬州玉器厂创建于1956年2月,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的护城河畔,东临古运河,西邻史公祠,与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隔河相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厂是国家商务部命名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玉器行业首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江春源大师有一股儒雅之气,让人淡然而踏实。生长在扬州的他,1963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玉器制作、设计等工作,现为江苏省扬州玉器厂研究所设计师,1994年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30多年来,江春源大师坚持自学,深入生活,不断吸取中国画等姐妹艺术之长,将其融合,运用于玉雕创建设计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从事玉雕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说实话,玉器是打磨出来的,做玉雕的人要成为所谓的大师,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打磨的!我当年进厂只是为了有口饭吃,一点做玉雕的底子也没有。做玉雕真的很辛苦,我们那时的机器还是用脚蹬的,大冬天手要泡在水里。”如今已然看淡名利的江春源大师,把做玉雕当成一种享受,享受工作的乐趣,享受玉雕艺术的乐趣。“每一件玉雕作品出来都是需要我们打磨很长时间的。每块石头拿到手上,都是我们的宝贝。有时像对情人一样要仔仔细细地端详它几天几夜,考虑到底要把它做成什么。我们不敢轻易下手,因为玉雕工艺里只有减法,没有加法,一旦你打掉了那块,后悔了也是补不回去的。所以,我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想了很多遍才去动手,在石头上画图,也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满意为止。”江春源大师如此声名享誉海内外,拥有许多优秀的玉雕作品。“玉雕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形状会不停的变化,我们还要把这些考虑到具体的打磨中。真正到最后成品出来,可谓是精雕细琢,细细推敲才得到的,因此好的玉雕作品也可以说每一件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少则三五月,多则四五载才雕成的作品,凝聚着做玉人的血汗,也让玉有了灵气而活了过来。”

 

 

 

        缓缓流淌的大运河,烟雨蒙蒙的古城扬州,宛若玉骨冰肌的女子,有着说不尽的婉约。那一丝丝,一脉脉古典风情,宛如醇茶美酒,软化了现代都市钢铁水泥的坚硬与冷漠。提起扬州,很多人常常想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名句,然后年轻人总会记起扬州出名的毛绒玩具,再追问下去,又有人说起扬州著名的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而在收藏界圈子内外,人们更会脱口而出:“和田的玉,扬州的工。”

 

版权声明:
  
扬州玉器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扬州玉器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上一篇:江春源:翡翠《大白菜》
更多关于江春源和田玉的新闻:

江春源:翡翠《大白菜》

2009-09-29 06:25:24


用户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值班编辑
浏览历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和田玉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网 和田玉籽料 珠宝 山东收藏网 和田玉藏家
微信号:137735908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