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网络销售艺术品 误导大众审美?

作者: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表日期:2015-01-25

  某网站销售的石鲁【款】《云山暮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涌现的艺术品电商已逾千家,当在线艺术品交易步入高速发展期、人们为“艺术品平价时代”欢呼雀跃时,不少人也担心,激烈竞争之下,价格越压越低的艺术品如果都是一些“大路货”、“...

Read more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容易造成误解

作者:林明杰    发表日期:2015-01-20

  人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这话没错,但不能概括艺术的所有可能。因为艺术还可能创造出生活中原本没有的东西来。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容易造成一种误解,使人认为艺术只是反映生活,即便是略高于生活的反映。     在绘画史的某个阶段,绘画确实是被用来“反映”生活的。鉴别绘画水准高低的标准,第一层面是看是否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生活,更...

Read more

全民收藏属暴富幻想 精品意识是不...

作者: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表日期:2015-01-11

    李可染 《万山红遍》(2012年成交价为2.9325亿元)         清乾隆 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2010年成交价为5.5亿元)       专题策划吴聿立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刘丽琴   回顾2014年的内地艺术品市场,意料之中的结果出现了:诸多画廊、拍...

Read more

年初收藏全线遇冷:珠宝玉石能否撑...

作者:吴 唯    发表日期:2015-01-09

  2015年1月9日讯每年春节前夕的双节期间,本应是个购物旺季与礼品销售的黄金时段,然而,2015年的年初却好像遇到了“收藏寒流”。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字画、金银还是玉石,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滑态势。   收藏市场全线遇冷   应该说,2015年年初的收藏市场是去年行情的集中反映。据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18日,去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成交...

Read more

2014年中国艺术市场十大事件

作者:孙 炜    发表日期:2014-12-19

  由人民政协报《宝藏专刊》编辑部和人民政协网“收藏频道”,联合评选的“2014年中国艺术市场十大事件”出炉。   我们在评选2014年艺术市场十大事件时,梳理了全年有关中国艺术市场的大小新闻,从中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其标准是,这些事件首先是艺术市场内的新闻,其次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时代典型意义。      在评选过程中,...

Read more

国内艺术品交易首超美国

作者:金 文    发表日期:2014-12-16

       凭借现代艺术作品销售总量,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根据近日Artprice网站的统计数据,今年中国艺术品交易总额高达7.475亿美元,而美国仅为6.865亿。报道称,在美国只有在纽约艺术珍品卖得较好,而在中国能同时在几个大城市完成大笔交易。全球十大现代艺术作品拍卖地中,有6个位于中国,它们是北京、香港、上海、广州、...

Read more

南有和田玉北有金丝玉

作者:刘虹辰    发表日期:2014-12-14

      第十届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正如火如荼进行。昨天冬季文博会上举行的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深圳发布会,让记者再次见证了玉石演绎“疯狂石头”的故事,新疆金丝玉已从“丑小鸭”华丽变身为“白天鹅”。     这是一种记者从未见过的玉石品种。殷红、橙黄、湛蓝、莹白、黝黑…&he...

Read more

西泠秋拍推出邱启敬玉雕作品专场

作者:新浪收藏     发表日期:2014-12-13

      “极乐世界”系列(部分) 尺寸、估价不一   西泠印社十周年庆典秋拍携手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邱启敬,特别推出“和光同尘III•邱启敬玉雕作品专场”,倾力呈现艺术家新近创作59件作品,以超然的想象力,令传统玉雕工艺在全新的文化语境中别开生面。  ...

Read more

国外合法买的象牙制品也不能带回国

作者:周贤忠    发表日期:2014-12-06

  法官解读:我国法律禁止买卖象牙制品,合法买的也不能带回国   去国外旅游,看到精美的象牙制品都会爱不释手,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海关严查,但仍有人铤而走险。12月4日,市法院判决一起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被告人杨某因走私进境的珍贵动物制品数量较少,且不以牟利为目的,犯罪情节轻微,被免予刑事处罚。     将私藏象牙制品邮寄回国   杨某是侨居英国的中国公民。   2013年1月初,他在英国将...

Read more

2014中国国际珠宝展盛宴即将开...

作者:中国新闻网    发表日期:2014-11-11

        2014年中国国际珠宝展将于11月13日-1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据统计,本次展览的展览面积60000平方米,近3000个展位,有来自美国、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57家参展商参展。本次展览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国内最具人气、业内最有影响力的珠宝展览会。图为在11月11日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珠宝展新闻发布会上...

Read more

紫禁城200件明清皇室珍品赴美展...

作者:澎湃新闻    发表日期:2014-10-12

  清雍正年间宫廷绘制的仕女画像之《照镜》     清乾隆年间郎世宁作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清嘉庆年间玉玺      10月18日,筹备了近三年时间的“紫禁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皇家珍品展”终于将在美国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拉开帷幕。此次大展将呈现约200...

Read more

台北故宫那些好玩的文创品

作者:林连金    发表日期:2014-10-10

    图自TVBS新闻网     翠玉白菜伞       “自叙帖”寝具     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风靡一时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图片转自台湾媒体)     近日,一向“爱搞”的台北故宫,又对古文物&...

Read more

圆明园推出数字导览系统软件 租手...

作者:李宁 李天际    发表日期:2014-10-06

    圆明园推出数字导览系统软件 租手机看百年前实景     正在举行第三届金秋皇家文化节的圆明园内,不少游客都在摆弄手里的手机,这不是在拍照,而是在使用同一款软件,这就是圆明园数字复原工程的重要成果——圆明园数字导览系统软件。只见一位游客轻点图标,旋转角度,100多年前的360度三维景观的琼楼玉宇、亭台楼阁便出现在屏幕上,恢弘壮丽,与眼前...

Read more

两岸故宫90岁拟联合庆生办展览

作者:朱晓颖 陈立宇    发表日期:2014-10-04

       2015年将迎来两岸博物院“90岁”生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3日在台北透露,为“庆生”,该院拟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办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相关展览,两院“第五届两岸故宫学术研讨会”也将如期召开。     郎世宁于1715年来华传教,被康熙...

Read more

去工艺美术展看阿克苏的玉石和木雕...

作者:都市快报    发表日期:2014-09-21

       杭州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特别报道   昨天,作为第十六届西博会的核心项目,2014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开展。   展会有800多个展位,一圈逛下来,可以看到这几年中国工美业的新成果,尤其是百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绝对原创,蛮值得看,有艺术陶瓷、景泰蓝、玉雕、骨雕、石雕、贝...

Read more

马未都:玉之器中见时代

作者:刘 婷    发表日期:2014-09-21

    观复博物馆首次举办大型玉器专题展   昨天,“玉之器——中国古代玉器展”在观复博物馆正式开展。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玉器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个性。据了解,这是该馆建立17年来举办的首个大型玉器专题展,将持续至2015年4月16日。     马未都表示,为了便于参观者理解,此次展览把玉器分成了四...

Read more

玉雕品牌是如何炼就的

作者:春生 赵炜    发表日期:2014-09-19

    杨曦去年子冈杯玉牌   9月19日—9月23日,新一年度的子冈杯玉雕展将于中国工艺文化城亮相。如今的玉雕盛宴已不再单纯是作品的展示,更是玉雕工艺家品牌实力的呈现。事实上,这几年的爆热与回冷已经将玉雕行业推到了自我调整的轨道,玉雕从业者不得不面临大浪淘沙的冲洗,而苏州为数众多的玉雕工作室也走上了品牌塑造之路。所谓品牌,绝不只是大师的名头,更是现代玉雕工作室所...

Read more

中国玉雕品牌博览会开幕 将现南红...

作者:黄启哲    发表日期:2014-09-19

          昨日,2014中国玉雕品牌博览会、海派玉雕艺术大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此次展会还将揭晓中国玉石雕神工奖。     海派玉雕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20日至21日,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将举行新玉种推介会,届时将采取演讲与展出结合的方式,推介南红、北红、金华...

Read more

如何脱离低级趣味的收藏 玩出真才...

作者:新快报    发表日期:2014-09-15

      清雍正 粉彩仕女盘 观复博物馆藏     三年前的夏季,一次展览上,偶遇香港收藏家尚正光先生。约访他,分享收藏经验。临别前,尚先生转赠我十二字:“收而不研者陋,藏而不鉴者庸。”此中有真意。为何?这与痴迷古书收藏家韦力先生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曾言:“古人把收藏称‘选学’,是专门的一门...

Read more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

作者:黄 专    发表日期:2014-09-14

      8月8日,黄浦江,蔡国强“白日焰火”开幕式。有评论说,当代艺术的构成中,观众也是创作的一环,并以“白日焰火”为例,说当黄浦江上的硝烟散尽之后,一切都得依赖于媒介的重构,无数的摄像和影像的记录,无数的叫好声、质疑声和抱怨声,共同并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建构和重构这个作品。 小乾 摄     “自由&r...

Read more

艺术圈不为人知的"常识" (二)

作者:收藏投资导刊    发表日期:2014-09-13

    当地时间2014年4月21日,美国丹佛,佳士得拍卖行在万豪酒店举办美国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巡展   策划—— 毕武英 文—— 本刊记者 李 晶     有些知识在业内看来是常识,但在大众看来却匪夷所思。比如,飞行员在天上大部分时间在发呆;比如辣味并不是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碱对口腔粘膜...

Read more

台北故宫文化产品接地气:太有才的...

作者:俞 菁    发表日期:2014-09-10

    夜光运动手环写着“朕就是这样汉子”、“朕就是这样皇帝”等,每个售价新台币100元。       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风靡一时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图片转自台湾媒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继2013年推出风靡一时的“朕知道了&rdqu...

Read more

艺术品培训: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者:张娟    发表日期:2014-08-31

    “由全球顶级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投资家授课”、“参与展览、拍卖,得到把玩真品真迹的机会”、“涵盖瓷器、书画、玉器、青铜器、古代家具、杂项等艺术品行业知识、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艺术及投资鉴赏策略等”……又到一年开学季,除了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开始准备返校上课外,不少针对成人的培训班也进...

Read more

英国国家美术馆禁止拍照被解禁

作者:99艺术网    发表日期:2014-08-16

  据英媒《电讯报》披露,英国国家美术馆(TheNationalGallery)近日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允许参观者对馆内展墙上的艺术品进行拍照,但不能开闪光灯。消息一出便立刻成为人们饭后茶话的热议焦点。经常逛博物馆的人都知道,与法国奥赛美术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以及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等美术馆一样,英国国家美术馆在“禁止拍照”这一规定上可谓是严防死守了数十载之久,如今却改头换...

Read more

故宫将推韩熙载夜宴图应用 传播故...

作者:王 岩    发表日期:2014-08-16

       继《雍正行乐图》之后,《韩熙载夜宴图》也将被改编   如何让故宫文化与今天的人们顺畅对接,一直是故宫博物院在思考的问题。利用当前最时髦的手机平台,故宫应用App及手机导览,使这座古老的宫殿焕发出年轻的能量。2013年5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首个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目前仍保持着全五星的评价和编辑推荐;第二款iPad应用《...

Read more

萌萌哒雍正为故宫博物院文创之路开...

作者:新华网    发表日期:2014-08-11

       近日,一组题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风靡微信群,累计转发超过80万次,让销售各种故宫文创产品的“故宫淘宝”店火了一把。   利用藏品开发衍生文创产品早已是全世界博物馆的通行做法。而对于国内许多博物馆而言,这还是一条亟待探索的新路。   随着时代发展,文...

Read more

拍卖还是最佳交易渠道吗

作者:方 翔    发表日期:2014-08-10

  一篇《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让资深藏家和多家著名拍卖行,罕见地联合起来进行“反击”。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这篇文章的作者江因风在接受某中央媒体采访的时候,又抛出了“庄家论”,认为“艺术品拍卖就像赌博,拍卖公司就是一个大庄家。     以往拍卖公司对于一些社会上对于拍品的质疑,往往是沉默以对,因为在他们看来,有...

Read more

艺术衍生品:离艺术不远 离红尘很...

作者:许琨 窦小兵    发表日期:2014-08-09

      逵园艺术馆的艺术品商店里卖的最好是明信片和纪念册     艺术衍生品跟艺术品比起来,价格实惠,有更高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开始有了自己的艺术品商店。衍生品作为艺术品的消费形式,不仅拓展了艺术的发展空间,而且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虽然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的经营状况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

Read more

话说平价艺术品市场

作者:梁圣嵩    发表日期:2014-08-04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呼唤平价艺术品市场的出现。   美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主张,在当下艺术两级市场之外应该有个平价市场,让老百姓也能参与买卖与收藏。他还做了一个实验,帮助成都一家公司建立了一个空间,把当地几个艺术聚集区的艺术家介绍过来,把所有作品的定价都放在万元以下,并请艺术家当服务员给观众讲解。   《艺术战争》的作者江因风则撰文说:“消费艺术品时代来临&...

Read more

艺术圈不为人知的"常识" (一)

作者:收藏投资导刊    发表日期:2014-08-01

    有些知识在业内看来是常识,但在大众看来却匪夷所思。比如,飞行员在天上大部分时间在发呆;比如辣味并不是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碱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又比如黑曜石没有假货,因为造假成本比售卖实物还贵。     几天前,记者收到一位朋友的电话:“我家隔壁的祖坟搬迁,挖出了一批宝贝。你看看能不能找找鉴定专家给估个价。怕卖便宜了被骗啊。”记者仔细询问了东西的来...

Read more

中国藏家拍下天价藏品为何不带回家

作者:Olivia Geng    发表日期:2014-07-30

  这只公元1465年至1487年的“鸡缸杯” 是现存19只中的一只     在将这只从香港拍得的“鸡缸杯”送到上海西岸保税仓库之前,刘益谦用它喝茶。   早些时候,上海艺术品收藏家刘益谦花费3,630万美元在竞争激烈的香港拍卖会上拍下一个明代“鸡缸杯”,然后用这个鸡缸杯喝茶,因此而引发了巨...

Read more

博物馆:别让我们看不懂

作者:经济日报    发表日期:2014-07-27

  “看展览就怕看不懂。”不少人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的观展感受中,“看不懂”似乎挺常见。   “有一次我去美术馆看雕塑展览,雕塑旁边的小牌子只有作者名字和雕塑名字,完全不介绍雕塑的材质,看着像木材,也像金属,还说不定是石材呢?各种材质的特性不同,办展览的不介绍,观众怎么知道啊。”说起那次观展,李女士至今都觉得遗憾。   &ld...

Read more

两岸故宫比一比:藏品服务创意各不...

作者:人民日报    发表日期:2014-07-22

  翠玉白菜   东坡肉   鲜果毛公鼎   上周,两岸两座故宫博物院之间发生了一场有趣的隔空对话。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大家对北京故宫有个误解,以为“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其实不然,北京故宫不但藏品数量远远多于台北,而且精品也非常多。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就此回应,两岸“各擅胜场,无需比较&rdqu...

Read more

未来的天价中国文物是什么?

作者:壹号收藏    发表日期:2014-07-22

    近些年,中国内地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十分流行,创下很高的观众收视率。其实,这档子电视鉴宝节目在国外早已存在,最早开创先河者是英国广播公司。1977年,该公司制作了一部跟拍某拍卖公司赴西部寻宝的记录片,节目播出后,意外地受到观众热捧,并且还在英国掀起了鉴宝、藏宝热。于是,这家广播公司索性将这个记录片的基本形态加以固定,用专家寻宝、鉴宝的基本模式打造了一档固定栏目,于1979年隆重推出,...

Read more

艺术品攻占朋友圈 微营销成业界新...

作者:重庆晨报    发表日期:2014-07-16

  朋友圈已被艺术品攻占    经过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这幅晏济元的《红梅》最终 在淳辉阁的春拍中拍出了3.36万元   自拍靓照、心灵鸡汤、美食美景……曾经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完全被这三类话题占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相关话题出现在了微信朋友圈。有销售艺术品的,有分享收藏经验的,也有炫藏品的。总之,作为收藏爱好者,如果你不分享几条...

Read more

追续权如何影响艺术品市场

作者:林 琳    发表日期:2014-07-08

  近日莫言紧急叫停《苍蝇·门牙》手书原稿拍卖一事引发手稿拍卖引入著作“追续权”的讨论,与此同时,市场传出版权部门向人大提交艺术品“追续权”立法的消息,业内掀起“追续权”是否将阻碍中国艺术品市场流通性的讨论,也有画家担忧“追续权”将使重复出现在市场上的赝品“洗白”成...

Read more

红木家具启用防伪二维码:扫一扫辨...

作者:华 夏    发表日期:2014-07-07

  顾客买到红木家具后,只要扫一扫微信二维码,便可以知道该家具的生产地点、生产日期、材质材料以及简介等产品详细信息。记者从中山大涌镇获悉,已经有红木家具企业开始启用这种红木家具的“二代身份证”模式,业内人士介绍,这一模式接下来将在红木家具行业中被更广泛运用。   近日中山红木家具协会会长单位召开2014质量品鉴,并发布产品防伪二维码系统启动仪式。据介绍,这个“二...

Read more

故宫暑期观众接待方案:提前半小时...

作者:人民网    发表日期:2014-07-07

  故宫博物院公布2014年暑期观众接待方案。方案称故宫将调整开放时间,在7月5日至8月24日暑期,每天提前半小时至8时开门。根据观众流量,故宫随时调整端门西朝房售票窗口数量,调控售票速度,缓解观众排队购票压力和开放路线重点区域的观众流量。故宫入口设置醒目的“团队入口”“预约票入口”指示牌,设置预约票专门通道,优先放行采取预约方式购票的观众。   为...

Read more

艺术品分期付款:是添活力还是添泡...

作者:赖 睿    发表日期:2014-07-06

    先首付,后分期付款。这种在买房、购车时常见的支付手法也被运用到了艺术品上。   日前,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推出了国内首款艺术品拍卖融资产品“艺拍得”,让藏家在购买艺术品时也可以实现按揭贷款。   当市场在欢呼此举可能吸引更多藏家时,质疑的声音也同时出现:收藏应该量力而行,否则就会平添泡沫。     创新的艺术品交易方式   ...

Read more

宝石让巴西里约掀起中文热

作者:韩飞周游    发表日期:2014-07-05

  巴西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珠宝中心,紫水晶、蛋白石、黄玉、钻石、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等从开采到切割、镶工、设计,全部都在巴西进行。巴西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而全球65%的彩色宝石都产于巴西。巴西的珠宝店遍地都是,在里约和圣保罗都有世界上著名的珠宝公司的专卖店。   巴西宝石比较有名的是“祖母绿”、“海蓝宝”、“碧玺”和巴西仅有的&...

Read more

艺术品网拍踉跄起跑

作者:经济日报    发表日期:2014-07-04

  相比于2014香港春拍的亮点纷呈,今年内地的春拍市场多少显得有些沉闷,唯独线上拍卖——淘宝春拍推出的“1元起拍毕加索版画”,多少吸引了业内外的眼球,给内地的春拍市场增加了一抹亮色。类似淘宝春拍这样的互联网线上拍卖早已有之,如嘉德在线,作为国内最大的艺术品网上交易市场已经成立了14年。淘宝商城试水线上拍卖,无疑是盯上了艺术品市场这块大蛋糕,但是要想...

Read more

中国大陆艺术银行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中国文化报    发表日期:2014-06-29

  台湾继韩国之后开设了亚洲地区第二家艺术银行,在国际艺术品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其扶持本土艺术家和推动本土原创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作用受到普遍肯定。作为拥有亚洲较大的艺术品市场的中国大陆,是否已经做好了设立艺术银行的准备?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已开设的各种艺术银行业务与艺术银行又有何关联?     何谓艺术银行与艺术银行业务     艺术银行最早源于加拿大,1972年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成...

Read more

台湾艺术银行:让艺术品的流转租赁...

作者:李 婧    发表日期:2014-06-28

    3月25日,台湾艺术银行挂牌运作,这标志着台湾步入全球少数拥有“艺术银行”的地区行列。台湾艺术银行的设立让其本土艺术品租赁业务成为可能,今后,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欣赏到一批台湾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并且这些艺术品还会不断流转。     台湾艺术银行如何将艺术品的流转租赁变为现实?其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对台湾的艺术品市场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近日,中央财经大...

Read more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文物原型饼干 网...

作者:杨丽娟    发表日期:2014-06-25

  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   近日,苏州博物馆推出的以馆藏文物为原型的创意饼干在网上走红,吸引了不少喜欢逛博物馆的网友。苏州博物馆负责文创产品的主管蒋菡表示,5月底才在淘宝开卖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目前销售量已经接近200件。网友“小胖头宝宝”买到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后,甚至开始给博物馆支招儿:“这绝对是爱逛博物馆的吃货的最爱,既然秘色...

Read more

台北故宫文物赴日大展如期开展

作者:东方早报    发表日期:2014-06-24

  昨天开放的内览会上,“翠玉白菜”如约展出。     汝窑青瓷莲花碗   高克恭 《云横青岭图》轴   翠玉白菜肉形石等180多件珍品亮相   台北故宫博物院“神品至宝”赴日大展在开展的前一天即6月23日下午,终于举办了开幕式。台湾媒体当天报道,展览将如期进行,东京国立博物馆(以下简称东博)已于23日...

Read more

海外流失珍宝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重...

作者:邓霞    发表日期:2014-06-22

  在海外“漂泊”近一个世纪之后,被称作“方罍之王”的青铜重器皿方罍器身,21日下午从长沙海关监管仓库顺利入境通关,重归出土地湖南。   1919年,湖南常德桃源县出土一件迄今所见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因其铭文而被称为“皿方罍”。文博专家曾赞叹,皿方罍充分反映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堪称“方罍之王&rd...

Read more

韩国欲争取台北故宫翠玉白菜赴韩展

作者:台海网    发表日期:2014-06-21

       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意出借“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宝物到日本出展,却因日方疑似在宣传海报给台方“穿小鞋”,让台当局强烈不满,并恐将因此决定撤展。如今韩国方面则传出也有意争取宝物到韩国展览,台韩进行高层次的文化交流。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

Read more

翡翠玉石的洋面孔--西方珠宝

作者:新华日报    发表日期:2014-06-20

    西方珠宝   西方珠宝   西方珠宝   翡翠和玉备受中国人珍爱,却很少受西方人重视。   但在上世纪初,一战结束后,西方珠宝史上有一段“装饰艺术风格”时期,“拼接”工艺成为主旋律,于是来自埃及的素材,东方的图案,各种古老的或者全新的材质都被用于拼接。   翡翠、玉石就这样被引入到西方珠宝...

Read more

世界杯带热巴西宝石

作者:张威    发表日期:2014-06-18

      随着巴西世界杯开幕,“帕拉伊巴”这个原产于巴西的闪亮宝石,再度受到了珠宝商们的关注。这款珠宝界“年青后生”,自1989年首次面市以来,迅速在宝石界站稳了脚跟,一举成为碧玺之王,收藏价值有增无减,名声如日中天。     璀璨碧玺历史悠久   巴西自古以来盛产宝石,丰富的矿藏资源吸引一批又一批勘探者前仆后继。1...

Read more

藏品被摔未必遗憾--摔出来的收藏...

作者:侯坤    发表日期:2014-06-11

  收藏者对自己的藏品无不格外珍视,小小磕碰都不容许,更别说直接摔落在地上了。但正所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把玩的时间久了,难免一时大意伤了自己的宝贝。曾经,我也失手摔坏过一个心爱的瓷碗,为此心疼了数月。不过,藏品被摔带来的也未必都是遗憾,我见识过两次意外的“摔藏品”事件,都颇有些逗趣。   一次,我和几位藏友到外地的一个收藏市场寻宝,其中一位藏友大威入门时间不长,出手却十分大...

Read more

【图说】香港椅子展览:逾百件珍品...

作者:谢希语    发表日期:2014-06-08

    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卓椅非凡:穿梭时空看世界”展览6日举行开幕式,让公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椅子,从而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这一展览自6月7日起对公众开放,至9月15日结束。展览展出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椅子,包括王室宝座、贵族和平民的椅子、具特别功能及专为某些行业而设计的坐具,以及供男士、妇女、儿童和长者使用的椅凳...

Read more

当代文人书斋收藏成拍卖新宠

作者:兆易 何玥    发表日期:2014-06-08

  釉上彩山水笔洗   《兰沙馆印隅》书法册页      我国的文物收藏兴起于宋代,至明清臻于极盛,其中尤以江南地区为最。明末清初的常熟名士钱谦益,其收藏之富堪称江南第一,所筑绛云楼藏有书画数万卷。明代松江名士何良俊在京任职时,仍心系藏品,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签,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愚而可笑乎?&rdquo...

Read more

老白茶价格走高 茶叶收藏人气上升

作者:赫子仪    发表日期:2014-06-05

    稀缺白茶价值渐显   白茶,多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县一带,以前主要是外销茶,近年来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到关注。白茶工艺沿用古法,要求很高,而产量很少,适合长期存放的更少。目前市场上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老白茶的收藏价值与红酒类似,年份、等级越高价值越高。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危赛明介绍说:“真正意义上的老茶,大部...

Read more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转向:从名气为王...

作者:李虎 陈羽    发表日期:2014-06-04

  自2003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一个跳跃发展的时期。自2003年嘉德第一个开设当代艺术专场到2005年保利拍卖成立,当代艺术的重要符号以张晓刚为代表的老“F4”和以曾梵志为代表的新“F4”相继在拍场上创造价格纪录。当代艺术从板块总市值不足2000万元到总市值40亿元只用了十年,成为中国艺术二级市场成长的最强推动力。   然而和二级市场名家作...

Read more

颐和园皇室家具在海淀博物馆首展

作者:袁艺    发表日期:2014-06-02

颐和园皇室家具首展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62件颐和园收藏的皇室家具昨日在海淀博物馆免费展出,其中很多为国家一级文物。据悉,展览将到8月31日结束。         颐和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皇家园林中,家具与宫苑环境紧密相关,其材质、...

Read more

纪念王世襄诞辰100周年:大玩家...

作者:李昶伟    发表日期:2014-05-31

       著名文物鉴赏家、学者、收藏家王世襄(1914-2009)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日前拉开序幕。5月20日,“畅安百年:王世襄先生纪念座谈会”由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艺术史论系及三联书店共同主办。        用土豆、萝卜刻...

Read more

北京2014中华玉雕精品展开幕

作者:新浪收藏    发表日期:2014-05-28

       开幕仪式上“中华龙奖”评审组专家、大师合影       中国地质博物馆贾跃明馆长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玉雕艺术研究会董振信会长(右一)与顾永骏大师(中)、 宋建国大师(左一)一同参观“北京 2014 ...

Read more

当艺术品交易所遇上电商

作者:新浪收藏    发表日期:2014-05-28

  金马甲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主办的“我们艺群人—创艺者大会”将于2014年5月28日拉开帷幕。本次盛会聚集了数十位国内顶级艺术家,百家知名艺术机构和投资人,邀请百家新闻媒体到场见证盛况,并进行立体式宣传报道。活动将呈现金马甲创新的“电商+交易所”的运营模式及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本次盛会金马甲倡导的是“Art l...

Read more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165家:功能...

作者:今日早报    发表日期:2014-05-19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165家   博物馆1天半增加一家,功能发挥了吗?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在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开幕致辞中透露,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165家,比上年增长299家。据文化部统计,全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6亿人次,同比增长13.1%。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在活动主场南京采访了政府有关负责人和博物馆界专...

Read more

重视收藏群体的市场稳定器作用

作者:徐惠林    发表日期:2014-05-17

  近年,在国内收藏流变中,“收藏群体”的纷纷出现,呈一个特色和亮点。     “收藏群体”是一股股新兴、新生力量。他们或以地域而呈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首当其冲,香港、台湾早有团体组成的雅集之社,而近年来,浙江的温州、宁波等地,也很让人瞩目;他们或以行业、资金显现实力,山西“煤老板”、房地产成功者当属翘楚;而以职业...

Read more
总计 161 个记录,共 3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最新资讯
名家作品集
顾永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永骏 我国著名玉坛泰斗,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曾对扬州玉器赞不绝口,他说,“扬州山籽雕冠绝天下。”也正是山籽雕,为扬州玉器赢得了最广泛的声誉。然而,自从晚清以来,由于历史剧变,曾经鼎盛于康乾时代的山籽雕不幸失传,时间跨越两百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扬州玉器界才...
杨光 杨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联合颁发的“中国玉雕艺术大师”荣誉称号。1986年开始学艺,1999年创办“阳光玉器厂”,师从器皿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筱华先生,擅琢器皿件,为扬州玉器器皿类代表人物,其多件作品获得“天工奖”、“百花奖”等全国...
顾铭 <p style="text-indent:2em; "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生于1970年,为扬州玉雕领军人物。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顾铭作品简约、舒畅,山子雕文雅秀丽,意境高远,有林泉之趣,显文人雅致。近年,顾铭努力探...
孙有庚 孙有庚江苏扬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青年艺术家。孙有庚作品在秉承扬州玉雕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潜心创作,专事人物、观音、山仔,其以情带意,出古入新,将艺术之工巧与美玉之天成融为一体,风格空明淡远,作品往往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痕迹,人物指画纤纤,飘逸俊朗...
刘毅 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高级工艺师,他与妻子因玉结缘,令人艳羡。他的作品,既有南派玉雕的生动精致,又有北派玉雕的庄重典雅,继承了扬派玉雕的传统风格,兼具“北雄南秀”之风,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的艺术特色。擅长花鸟虫鱼,人物走兽,为扬州玉雕代...
吉祥 80后的玉雕工艺师吉祥,十六岁时师从中国玉雕名家汪德海大师学习人物把件创作。 2008年因跳水救人获第五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荣誉称号,并受到众多媒体关注。对于一个80后来说,被赞扬包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吉祥的生活却并未改变,他谢绝了很多采访,埋头创作,在玉海里寻找自己的梦想。通过十年的...
余勇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玉雕)传承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海派玉雕大师颜桂明,创立礼德堂玉雕工作室,作品既有扬派古典画意之美,又有海派简逸精致特色,玲珑雅致,意蕴丰富。余勇擅琢玉牌,借鉴中国画构图,大量留白,往...
朱逸坤 朱逸坤,扬派玉雕少壮派玉雕师。作品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创新性较强。其作品多以俏色巧雕为主,他把俏色运用于创意和设计中,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工艺,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其中作品《霸王出世》在“老凤祥杯”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奖赛中获得设计制作奖;2008年,他设计制作的《笋壶》在“百花玉缘杯...
周阿建 周阿建,获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江苏省玉石雕刻大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雕刻高级技师荣誉称号,专擅白菜的雕琢,风格兼具“扬州工”浑厚工巧的特点,又借鉴海派玉雕清新细腻的雕刻手法,其雕琢的白菜,形体自然浑厚有如天成,白菜之叶翻卷夸张若云卷云舒;其善用俏色巧雕昆虫于白菜上,作品栩栩如生,人称“阿建白...
董永梅 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其琢玉近三十年,作品精致秀雅,秉承了扬州玉雕兼有细腻雄浑的特点,玉雕杂件、摆件出古入新;人物雕刻纤纤俊朗;白玉把玩件、山水牌更是将艺术之工巧、美玉之天成融会贯通,颇具诗画意境。其多件玉雕作品在...
王金高 王金高,1973年生,江苏高邮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高级雕刻技师、高邮市政协委员、扬州市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师从扬州玉器厂老一辈玉雕名家焦一鸣先生、中国工艺美...
许康 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83年进扬州玉器厂,专攻人物、杂件,1997年创办歆玉园玉坊,从事玉雕创作30年,其博采众长,大胆研究和创新玉雕工艺新技法,开拓玉雕市场大众化、平民化发展的新理念;培育玉雕艺术高雅、民俗,并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思维。闯出了一条坚持传统技法与电控技法双向发展的新路子。 许康创作...
高鹰 高鹰,扬州玉雕师,1992年进入扬州玉器厂学艺,2000年跟随中国玉雕名家、海派玉雕大师颜桂明学习人物、动物雕刻。2004年创立自己的玉雕工作室,潜心创作。作品以小件为主,工致典雅。
刘月川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中国玉雕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上海玉石雕刻大师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宝协玉石雕刻委员会委员 工信部工艺美术创新发展联盟常务委员 中国玉雕研究院特聘专家委员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
曾堂贵 曾堂贵,2000年学习玉雕技艺,擅琢器皿,2008年创立堂贵玉坊,高级技师,扬州玉石文化协会会员,苏州市玉石文化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艺术家协会安徽省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师,师承苏州玉雕师柴艺扬。出生于1985年,思想新锐,敢于创新,做出具有趣味性的创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和田玉 | 网站地图 | 回到首页 | 作品列表
© 2006-2023 扬州玉器网 版权所有
扬州市文汇东路双子星大厦日座707室 Tel: 13773590814 QQ 57189349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1044883号扬州翠千城玉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