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永骏
我国著名玉坛泰斗,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曾对扬州玉器赞不绝口,他说,“扬州山籽雕冠绝天下。”也正是山籽雕,为扬州玉器赢得了最广泛的声誉。然而,自从晚清以来,由于历史剧变,曾经鼎盛于康乾时代的山籽雕不幸失传,时间跨越两百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扬州玉器界才开始着手恢复这项技艺。
当时,顾永骏大师便是攻关组主要成员之一,并在此后的几年内,成为玉器界公认的“山籽雕第一人”
顾永骏出身艺术世家。父亲顾伯奎是1950年江苏省首批誉聘的扬州三位画师之一,早年号“九举(峰)居士”,晚年用“片石斋老人”,其作品俊逸洒脱。
受父亲影响,顾永骏在玉器创作中,借鉴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在玉雕创作杂糅中国画的构图、线条,自成一体。其作品也被外界评价为“书卷之气,大家之气”。
1986年由他设计创作的大型碧玉山籽雕《聚珍图》,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欣然为之题字“妙聚他山”,该作品气魄雄伟而宏大,首次展出便在北京、香港等地引起轰动,香港报纸更称这件碧玉山“是继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玉石雕刻技艺的新水平”。
目前《聚珍图》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1993年顾永骏被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此后多次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
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设计雕刻完成《文成公主入藏图》。
2000年以后,其设计创作完成大型白玉山子雕《潮音洞》、《汉柏图》、翡翠山子雕《竹林七贤》,在前人的基础上,顾永骏经过不断创新,终于让失传200年的山籽雕重现当世,被誉为中国“山籽雕”第一人。
2006年,顾永骏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称号。
不仅如此,其子顾铭子承父业,从事玉器创作近20年,不仅作品频获大奖,自己还经营一家玉器厂,并获得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扬州玉器界少壮派代表性人物。
另外,在顾永骏众多的弟子中,薛春梅已经同师傅一样,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师徒父子皆大师”,也成为扬州玉雕历史上的一段佳话。